產後子宮復原狀況 |
許多孕媽咪因為害怕疼痛,而猶豫著是否要選擇剖腹產,但其實剖腹產後,一樣得承受術後的疼痛,而且若是沒有特殊情況,也許自然產會是比較好的選擇。而採用自然產或剖腹產,也多少會影響到產後子宮恢復的狀況,但由於醫學的進步,已經有許多藥物可以協助產婦子宮復原,因此,大多數的產婦在產後,子宮復原狀況堪稱良好。 |
孕前‧孕期‧產後的子宮大小變化
【孕前】子宮空間可塞下一顆雞蛋
【懷孕10個月】可以塞下一個小玉西瓜
【生產後當天】與哈密瓜重量大小相同
【產後1周】如同兩顆「橘子」般重。
【產後2周】同一顆「蘋果」般重
【產後6周】原本的大小
3部位‧產後子宮復原
一般來說,產後子宮大約需要6~7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貴帥指出,子宮的恢復主要包括3方面,即子宮體、子宮頸和子宮內膜的復原。我們也找了兩位採用不同生產方式的媽媽,實地採訪其產後復原狀況。
Mom’s Profile
生產方式: 自然產
媽媽姓名:Selina,29歲/第一胎
生產狀況簡述:尚未有生產經驗的新手媽媽,一切崇尚自然。產兆發生在懷孕39周時,先發生規律陣痛後,到院待產。約13小時後,將小寶寶以陰道分娩的方式,順利生產。
生產方式:剖腹產
媽媽姓名:Chole,31歲/第二胎
生產狀況簡述:前胎因胎位不正採剖腹生產,距離約一年的時間後再度生產,依然採行剖腹產。此胎在懷孕38周時,未到預定剖腹日期,卻因半夜開始陣痛,緊急到院進行手術。
1.子宮體
在胎盤排出之後,子宮會繼續收縮,產婦可以在腹部摸到一個很硬且呈球狀的子宮體,它的最高處差不多與肚臍同高。但子宮體的高度每天會下降1~2公釐,大約在產後10~14天內,子宮就會變小而降回子宮腔內。之後,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生產方式 |
狀況差異 |
媽媽經驗 |
自然產 |
生產後2~3天,可以在腹部摸到像是一顆硬球的子宮體。 |
產後第二天,護理人員便教導按摩子宮的方法。剛開始因為怕痛還不太敢按壓,不過按摩兩天後就可以在腹部摸到硬硬的東西。 |
剖腹產 |
受到傷口包紮及疼痛的影響,較無法觸摸到硬球狀的子宮。 |
手術結束麻醉藥效消退後,便逐漸開始感到疼痛。不過即使是生了第二胎,還是弄不清是傷口疼痛,還是子宮收縮痛。 |
2.子宮頸
分娩後,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會變得很薄,生產後約到7天的時間,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生產完7~10天之後,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原來大小。
生產方式 |
狀況差異 |
媽媽經驗 |
自然產 |
生產時,自子宮頸口撐至10公分左右。分娩結束子宮頸外口隨即閉合,僅存2~3公分的裂縫,約在7天左右完全復原。 |
生產後,會陰部有疼痛感,但不確定是哪一個部位的疼痛。 |
剖腹產 |
在子宮頸口未全開時,即施行剖腹,則產後復原時間較短;若是計畫性剖腹產,則子宮頸則可能並未受到擠壓,而不會裂傷。 |
會陰部沒有疼痛感,即使有也被腹部傷口的痛感給掩蓋過去了。 |
3.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分為基底層、中層及表層。生產後,中層與表層會剝落排出體外;約8~9天後,待沒有惡露及出血,子宮內膜就算初步恢復了。
生產方式 |
狀況差異 |
媽媽經驗 |
自然產 |
生產時,在胎兒娩出後,子宮仍會繼續收縮使胎盤娩出。產後內膜依然會藉由子宮收縮的力量,剝落排出體外。 |
大約在14~15後,惡露量才明顯減少,大概在兩星期後,才變成淡黃色的分泌物。 |
剖腹產 |
醫師在手術中,將胎兒取出後,會再取出胎盤,並將產婦的子宮清理乾淨。產後子宮依然會收縮,只是排出的惡露量較少。 |
大概在一星期內就比較沒有惡露的流出,已變成少量的分泌物。 |
3狀況‧判別子宮復原
產後6周一般稱之為產褥期,這段期間是指從胎盤娩出後,到所有生殖器官回復到產前狀態。黃貴帥醫師表示,子宮娩出胎盤後,便開始收縮進行復原的動作,一方面縮小子宮的體積,另一方面則壓迫子宮的血管來止血,大約1個月後便可恢復到懷孕前的重量。
1.惡露
產後胎盤剝離、子宮蛻膜壞死脫落,和血、上皮細胞及細菌混在一起排出陰道,稱之為「惡露」。黃貴帥醫師解釋,自然產的媽咪,產後約3~4周時,惡露會完全排空;剖腹產的媽咪,因為醫生在手術時,會將胎盤處理乾淨,因此惡露的量較少,也會比較早結束。而子宮內膜約7~10天就可恢復懷孕前的狀態,但胎盤所在處則約2~3星期才能完全恢復。
生產方式 |
媽媽經驗 |
自然產 |
【產後1~4天】惡露呈鮮紅色。
【產後5~8天】惡露呈粉紅色、棕紅色漿狀,流量減少,無異味。
【產後9~18天】惡露呈淡黃色,流量更少,無異味。 【產後1~2天】為紅色。 |
剖腹產
|
【產後3~4天】顏色漸漸變淡,量也減少。
【產後5~7天】則變為淡黃色或是乳白色分泌物,之後持續約1周。 |
子宮按摩可加速惡露排出
產後可進行適度的子宮按摩,以促進子宮收縮,不僅有助子宮的復原,還能加速惡露排出。
【按摩方法】將手置於肚臍周圍,以尋找子宮的位置,如果找不到一個硬硬的、如球狀的物體,就需要做子宮按摩,只要一手托住子宮底,另一手置於肚臍附近做環狀按摩即可。
2.腹部疼痛
產後由於子宮間歇性收縮,會引起類似待產時的陣痛,通常產後痛會持續2~3天。這種子宮間歇性強烈收縮,常引起產婦的不適,黃貴帥醫師指出,一般在初產婦較不明顯,若過度疼痛可使用止痛劑,通常在第3天後會逐漸減輕。
生產方式 |
媽媽經驗 |
自然產 |
產後7天,都有感到腹部疼痛,特別是在餵Baby喝母乳時,特別有反應,醫師是說因為哺乳會促進子宮收縮,同時也是幫助子宮復原的最佳刺激,還要我多加油,持續哺餵母乳。 |
剖腹產 |
此胎更明顯感受腹部疼痛,除了傷口疼痛外,子宮也出現間歇性的收縮、放鬆,就會感覺到子宮一陣一陣的疼痛。醫師解釋說,因為第2胎子宮收縮能力沒有上一胎那麼好,才會出現「陣痛」。 |
3.產後月經
黃貴帥醫師提出,未哺餵母乳的媽媽平均約產後10周左右會排卵,最早則可能發生在產後6周。而哺餵母乳的媽媽何時排卵、何時來月經,取決於其哺餵母奶的時間長短,但並非有哺乳就一定不排卵。
有無哺乳 |
媽媽經驗 |
哺乳媽媽 |
RITA媽
目前寶寶已經1歲半,因為持續哺餵母乳,到目前為止,月經都還沒有來。 |
未哺乳媽媽 |
金剛媽
母乳只餵了1個月,月經大約在停餵母乳後1個多月,就來拜訪了! |
Related Posts: ,

|
Related Posts: 分娩,
孕晚期,
孕期,
生育前準備,
生產方式,
自然產,
坐月子,
產後,
產後媽媽,
惡露不净,
準媽咪PDA,
調理,
懷孕,
confinement,
confinement recip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