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指自母體中作為新的個體出現;特指胎兒脫離母體作為獨自存在的個體的這段時期和過程。分娩的全過程共分為3期,也稱為3個產程。第一產程,即宮口擴張期。第二產程,即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指胎兒娩出到胎盤排出的過程。
分娩前兆/臨產症狀
子宮底下降 在分娩前數週,因胎頭入盆,孕婦會感覺上腹部輕鬆了一些,呼吸和胃口也明顯好轉,但小便次數增多,走路也不太舒服。這是子宮底下降的原因。
子宮收縮 分娩前數天,孕婦會感到腹部一陣陣變硬,可伴有輕度墜脹感,這就是子宮在收縮。這時的子宮收縮往往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短不一,常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宮口不會擴張。絕大多數的孕婦在預產期前後兩週內生產,當有規律地腹痛,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疼痛時間延長時,就預示著快臨產了。
見紅 分娩前24~48小時,從陰道排出少量血性粘液稱“見紅”,或破水,即子宮內的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也是臨產的可靠徵象。見紅可能持續幾天,每天有少許排出;也可能一下子突然見紅。如果見紅量較多,超過平時月經量,應及時去醫院與醫生或助產士聯繫。
分娩過程
第一產程 是從有規律的子宮收縮起,至宮頸口完全擴張達10厘米,能使胎頭娩出為至。這一過程對於初產婦來說需要4~24小時。
第二產程 是從宮頸口完全擴張到胎兒娩出為止。初產婦需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分娩的高峰到來,嬰兒即將出生。胎頭移動到接近陰道口,外陰和肛門部位由於胎頭壓迫骨盆底而顯得膨出。不久就會看見胎頭,胎頭隨著每次宮縮向前移動,當宮縮消失時,可能又會稍向後滑進少許。
第三產程 是從胎兒娩出後到胎盤免除為止。初產婦需十分鐘到一個半小時。胎兒娩出後,仍會有宮縮促使胎盤娩出,只是這時的宮縮相對來說是無疼痛的。隨後,醫生會替孕婦收拾整潔,如外陰有裂口,則會做局部的縫合。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預手段,讓胎兒經陰道娩出的分娩方式。孕婦在決定自然分娩時,應先了解何時預產及生產的全過程。
水中分娩
顧名思義,水中分娩就是在水里生孩子。其定義是:新生兒娩出時完全浸沒在水中。在此過程中新生兒的頭部必須是完全浸沒在水中直到身體全部在水下娩出,隨後立即將新生兒抱出水面。
無痛分娩
我們通常所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其實叫做"分娩鎮痛"。是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使之消失。目前通常使用的分娩鎮痛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藥物性的,是應用麻醉藥或鎮痛藥來達到鎮痛效果,這種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無痛分娩。另一種方法是非藥物性的,是通過產前訓練、指導子宮收縮時的呼吸等來減輕產痛;分娩時按摩疼痛部位或利用中醫針灸等方法,也能在不同程度上緩解分娩時的疼痛,這也屬於非藥物性分娩鎮痛。
剖腹產
剖腹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若病例選擇得當,施術及時,不但可挽救母仔生命,且能使母女保持正常的生產性能和繼續繁殖後代的能力,否則不僅不能收到預期效果,且可造成遠期的不良影響,故施術前必須慎重考慮。剖腹產是一個重要的手術助產方法。
待產準備
選擇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並非只有一種,因各國民情風俗不同,在台灣以自然生產或剖腹生產為兩大最常見的生產方式。如何選擇生產方式?不同的生產方式,其待產過程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選擇自然產,須具備的首要條件
在 懷孕的200多個日子裡,「怎樣生孩子」這個問題,相信準媽咪已經思考了不知多少回。在國內,生孩子的方式不外乎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兩種。究竟該用什麼方式 把孩子「生出來」?在母嬰平安的大前題之下,多數情況並不由得準父母做決定。崇尚自然分娩的台安醫院策略長暨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採取自然生產的首 要條件,就是產婦不能有任何一項自然產的「禁忌症」。
他進一步舉例說明,若產婦有胎位不正、子宮頸有肌瘤、多胞胎懷孕、懷孕有前置胎盤等因素存在,自然生產的風險較高,這些情況多會建議採取剖腹產方 式。但有些情況能不能自然產,則是見仁見智,「像是前胎剖腹,這一胎是否一定要剖腹生?」他認為,如果前胎因故必須剖腹生產,這一胎想要自然生,還是可以 和產檢醫師討論。
剖腹生產的常見原因
除了自然產,剖腹生產的方式也相當普遍。大部分產婦是因為某些原因,有其剖腹產上的適應症,而必須為了維持母體和胎兒健康,計畫以手術方式生產。此外,有時候因為生產過程中發現產婦或胎兒的狀況不好,則必須採取緊急剖腹產的醫療行為。
認識剖腹產適應症
如 果是自願剖腹生產,手術費用必須由產婦一方自行負擔。若為健保給付,則須符合剖腹產的各項適應症。遠華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主治醫師表示,所謂剖腹產適應 症,是指準媽咪無法靠自己生下胎兒,必須進行剖腹手術。剖腹產常見的原因包括胎兒過重(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前置胎盤、多胞胎等,也有可能是媽咪 生產過程中狀況不好而採取緊急開刀,如突發的癲癇或伴隨有內科問題,如心臟病等。
剖腹產的適應症
1.胎兒因素:如胎位不正、臍帶脫垂、胎兒先天不正常可治療者、嬰兒體重<1500公克、胎兒體重過重>4000公克
2.母親因素:生殖道疱疹、前次剖腹產(請註明前次 剖腹產之理由,前次為自行要求剖腹產者,如無特殊理由須再度剖腹產者,僅得以自行要求剖腹產項目申報。)、先前有子宮手術、陰部或陰道長尖形濕疣、骨盤畸 型、阻塞性生產(如子宮肌瘤或卵巢腫塊)、心臟病或其他主要內科併發症、愛滋病患者。
3.母親及胎兒因素:產程進展不良、產前出血、催生失敗、子癇前症、胎頭骨盆不對稱。
去醫院待產時機 臨床上,常有準媽媽以為自己要生了,急匆匆去醫院卻被「退貨」;有些準媽媽以為自己不會生這麼快,卻差點趕不及到醫院而生在計程車上。什麼時候該去醫院待產?不同生產方式,去醫院待產的時機有沒有差別? |
日 子一天一天靠近預產期,準媽咪的心中除了期待也伴隨著緊張,有些準媽媽在懷孕滿36週後,發生子宮收縮的情形就急忙趕去醫院,醫師卻說是「假性陣痛」被醫 院退貨,讓媽咪們不知如何是好?其實,愈接近生產時刻,準媽咪要特別注意陣痛、落紅、破水三大產兆,只要出現任何一項,建議馬上到醫院給醫師評估。
學習分辨真假陣痛
陣痛是指強烈的子宮收縮,亞東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在預產期前後準媽咪出現宮縮情形時,必須先分辨是否為「有意義的宮縮」,再決定是否要上醫院待產。
當子宮開始收縮時,整個腹部會感覺硬硬的,如果休息之後情況有好轉,這就是所謂「假性陣痛」。關於假性陣痛有許多種說法,可能是腎上腺素增加或其他原因, 若休息後症狀減緩就不需緊張。孫序東醫師建議,當準媽咪有宮縮情形時,應該先放鬆心情,並且計算子宮收縮的頻率,發現宮縮的頻率很規則,間隔時間愈來愈 短,達到3至5分鐘一次,且一次持續40秒至1分鐘時,就可以出發到醫院待產。
落紅之後,隨時做好待產準備
當預產期愈來愈接近時,準媽咪發現內褲上出現水水的血絲,可能就是「落紅」。落紅是進入產程時,子宮頸口變得愈來愈薄,脫落的一些黏液。孫序東醫師 表示,若發現落紅可以開始準備進醫院待產的物品,落紅後不一定多久之後會進入產程,有些人在落紅兩週後才破水,但要注意的是,有時落紅和胎盤少量出血很難 辨別,因此若發現有血絲滲出,甚至伴隨腹痛或持續出血症狀,最好還是跑一趟醫院,確認胎兒狀況。
破水後,應儘速到醫院報到
胎兒是在羊膜內受羊水保護著,通常因子宮開始強烈收縮,子宮頸漸漸打開之後,羊膜腔會破裂使羊水流出,有些準媽媽還會聽到「啵」一聲,並感覺到像是漏尿的現象,其實是羊水從陰道流出,這就是破水。
孫序東醫師表示,當準媽咪感覺到陰道流出透明無味的液體時,應該馬上去醫院。由於破水之後,保護胎兒的羊水逐漸流失,會提高母體和胎兒感染的風險,一般而言破水後的24小時內,就會進入真正的產程,所以如果發現自己破水了,不要遲疑,應儘速到醫院報到。
去醫院時機因產兆有別
孫序東醫師表示,計畫自然產的準媽咪,接近預產期時,需要特別留意子宮收縮、破水和落紅這三大產兆,各項產兆的發生並沒有標準順序,每個產婦的情況皆不同,但若有任何一項產兆發生,還是要儘速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剖腹產日子來臨前,有產兆應立即去醫院
許多計畫剖腹產的準媽媽,會挑日子來決定寶貝的誕生時辰,但在預定手術的日子到來之前,若有任何一項產兆發生,應該要馬上到醫院,提前剖腹生產,以免產程開始進展,增加生產的危險。
掌握分娩的節奏 當準媽咪正承受著強大的子宮收縮所帶來的陣痛感時,肚子裡的小生命也正在做出最大的努力,才能順利通過窄窄的產道跟爸媽見面。了解胎兒娩出的過程,掌握陣痛的節奏,和胎兒一起迎接這項神聖的任務與挑戰。 |
新生命的誕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接生經驗豐富的周輝政醫師,就用「縮骨神功」來形容胎兒在娩出過程中所做的努力。「胎兒的頭蓋骨和成人不一 樣,胎兒與生俱來就有縮骨的能力,有時候就算產程進展的速度變慢了,只要產婦和醫師都能耐心等待,還是有機會能夠順利自然生產。」
胎兒究竟是如何通過產道的呢?事實上,隨著產婦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陣痛,肚子裡的小生命也正努力嘗試著變換各種姿勢,調整、轉動著自己的身體,以便能通過媽咪的骨盆和產道,順利的來到這個世界。
聰明駕馭產痛 生產陣痛,是準媽媽自然分娩的必經之路。但是,產痛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對於第一胎的準媽媽來說,從入院待產到胎兒完全娩出可能還需要6~18個小時,在這段非常時期,準媽媽可以藉由「生產球」和拉梅茲呼吸法,聰明駕馭產痛,幫助保持體力以迎接寶寶誕生的關鍵一刻。 |
臨到生產前一刻再來練習「生產球」,來得及嗎?台安醫院待產房護理長陳崇萱表示,生產球的動作非常簡單,準媽媽入院待產期間(在施打減痛分娩之 前),就可以使用生產球進行簡單的坐、蹲、趴和站等姿勢,藉由生產球緩解陣痛,讓產程進展順利。由於生產球對於緩解陣痛不適很有幫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生 產院所,在待產房內準備生產球讓準媽媽在待產過程中使用。不過,在安全前提之下,從未使用過生產球的準媽媽,建議應請專業護理人員指導。
準爸爸能幫上什麼忙?
當準媽媽痛得難以忍受時,準爸爸也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能幫上什麼忙?其實,當準媽媽使用生產球和做拉梅茲呼吸法時,準爸爸也可以展現貼心的一面,趕快來學一學。
自然產
入院待產程序 產兆發生時,準媽媽須去醫院報到,了解入院待產程序,以及準爸爸請陪產假的時機,面對生產大事,不會手忙腳亂。 |
當準媽媽有落紅、子宮每5分鐘一次規則收縮或破水等產兆發生時,應到醫院檢查。到了醫院,除非是破水情況,如果是落紅或陣痛,則必須經過特定程序, 確認已達到入院標準,才會讓準媽媽「入院」待產。陳崇萱護理長表示,準媽媽有產兆發生時,應直接到醫院產房報到,護理人員會為準媽媽做內診確認子宮頸張開 的情況,並為準媽媽裝設胎兒監測器,監測至少30分鐘,觀察子宮收縮的強度、頻率和胎兒的心跳速度。
如果內診後,發現準媽媽子宮頸口張開達到2公分以上,並從胎兒監測器紀錄子宮收縮強度超過50以上,或是胎兒的心跳速率每分鐘低於110或高於180以上……,這些情況都意味著準媽媽已達到住院標準。
這時,準媽媽就可到待產房或是樂得兒產房,準爸爸則協助辦理住院手續,手續完成後再回家帶待產包和個人盥洗用品到院即可。
入院待產程序
Step 1.感覺到子宮規則收縮,第一胎每5分鐘宮縮一次,第二胎每10分鐘收縮一次,或有落紅產兆,應儘速去醫院。
Step 2.到醫院後可直接到產房,由護理人員協助在準媽媽腹部上安裝胎兒監測器,監測胎兒每分鐘心跳速率和子宮收縮的強度,並進行內診,確認達到入院標準後,再轉到待產室或樂得兒產房待產。
POINT:一般來說,子宮收縮強度在50以內屬於正常宮縮,超過50以上則意味著產程已經開始;胎兒心跳則應在每分鐘110~180下以內,太高或太低都可能有狀況,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準爸爸請陪產假時機
法令規定,準爸爸享有三天陪產假,這三天假期如何用在「刀口」上?陳崇萱護理長表示,準媽媽入院待產之後到生產,第一胎準媽媽平均待產時間約1~2 天,因故需要催生的情況,待產的時間可能會更久一些,在待產房天數平均從1天~5天以內,所以,準爸爸並不需要在準媽媽入院待產後就立即請假,可以等到準 媽媽進入第二產程,送入產房的前一刻再請假。準媽媽在待產房期間,可以請家人協助輪流陪伴。
在待產房期間 在待產房期間,準媽媽必須與越來越強烈的陣痛對抗,更需要準 爸爸或家人的陪伴,幫準媽媽和腹中胎兒加油、打氣。陳崇萱護理長表示,進入待產房之後,醫護人員會為準媽媽打點滴,以防萬一胎兒心跳速度下降太快或是子宮 收縮太急、太強,準媽媽發生嘔吐、沒有食欲等狀況,需要做緊急處置時能先做好預防性的準備。 |
在 待產房期間,可以維持手機開機狀態,不過,進入產房之後,建議準爸爸要記得關機,以防手機電磁波與產房內的儀器設備相互干擾。當準媽媽子宮頸已全開,胎頭 開始下降之後,就能進入產房準備最後的全力一搏!若是使用樂得兒產房,因待產和生產都在同一個處所進行,可以免去產婦轉換生產處所的不便。不過,每家醫療 院所樂得兒產房的房數有限,且必須自費使用,提醒準爸媽若期待使用樂得兒產房,須提早和生產院所預約。
施打減痛分娩時機
每個人對陣痛強度的耐受力不同,有了減痛分娩,彷彿是許多自然產媽媽的救星。周輝政醫師指出,根據臨床統計,施打減痛分娩的產婦,有7~8成認為確實能達到減痛的目的,但仍有5%~10%的產婦表示自己沒有感覺到減痛的作用。
由於減痛分娩施打的時機對於減痛作用、產程進展都會有影響,他認為,太早施打可能會拖長產程,若施打的劑量過高,也可能讓產婦感覺不到痛感而無法用力把孩 子生下來。因此,大多數情況會等產婦子宮頸開2~4公分之後施打,在子宮頸全開時關閉,讓產婦能在關鍵時刻靠自己的最大努力生下孩子。
運用拉梅茲呼吸法
此外,陳崇萱護理長表示,在待產過程中,產程進展時建議產婦運用拉梅茲呼吸法來舒緩陣痛,以免疼痛讓產婦消耗太多力氣,到了關鍵時刻反而沒力或不會用力。
拉梅茲呼吸法簡易版
產程3階段運用法:
1.分娩初期
(規律陣痛到子宮頸開0~3公分)
用鼻子採廓清式呼吸(深深的吸氣),再由嘴巴慢慢吐氣,隨著子宮收縮波開始,每分鐘約做6~9次深呼吸,準爸爸當司令官,幫忙喊口令。從側面可看見準媽媽的胸部會因為呼吸而有明顯的起伏。
2.分娩第二階段(加速期,子宮頸開3~7公分)
又稱為嘻嘻輕淺呼吸法,淺而慢的方式加速呼吸。此時子宮約2~4分鐘收縮一次,每次45~60秒,當子宮開始收縮,快速用嘴吸氣後吐氣,逐漸加快呼吸的速度,等到收縮情形慢下來,再漸減呼吸的速度。
3.分娩第三階段(轉變期,子宮頸開8~10公分)
胎兒快要出來了,這時候先做廓清式呼吸,連續做4~6個快速的吸、吐、吸、吐,之後再以廓清式呼吸做終了。
從待產到生產過程初體驗 依璇在懷孕期間曾參加過《媽媽寶寶》雜誌的內文模特兒,是個 美麗又活潑的俏媽咪,懷孕期間體力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進入懷孕第39週,因為聽說多走路對生產會有幫助,依璇在懷孕39週又2天時,還從台北市行天宮步行 到台安醫院,走了快30分鐘的路程,果然隔天一早就感覺到子宮收縮的生產徵兆了! |
9月22日早上,依璇感覺到有子宮收縮的產兆,因為有充分的準備,她一點也不慌亂,在家平靜的計算著宮縮的頻率。下午5點左右,她去解尿時發現有透 明液體流出,她說:「我還沒用力就有液體流出來,我想應該就是破水了。」她趕緊先洗個澡,等老公下班回家後就準備出發去醫院待產。
出發前往醫院之前,依璇又經歷了一次大破水,她形容當時的景象,就像是瀑布一樣的液體從陰部湧出來。不過,她還是非常鎮定,簡單收拾了待產物品,就跟老公一起去醫院報到。
產婦必須正確的用力,才能讓胎頭在關鍵時刻順利的通過窄窄的產道。用對力是自然產媽媽們產前必須學會的功課。因為,用錯力不僅會拖長產程,有些產婦 還因為用錯了力,導致臉上微血管爆裂、眼睛腫等狀況,卻還是沒辦法把孩子生下來。因此,學會如何在產檯上的關鍵時刻用對力量,是非常重要的產前預習課。
產檯上用力訣竅
1.閉氣用力
在最後一刻,自然產媽媽必須靠自己最大的力量,將寶寶用力從產道推出來。這時候,護理人員會指導產婦大口深呼吸,把氣閉住,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陰道部位,用力推!
2.哈氣別用力
當寶寶頭部順利娩出之後,護理人員會指導產婦用嘴巴輕輕「哈氣」,不要讓身體過度使力,陳崇萱護理長表示,這是為了避免寶寶從產道口「衝」出來的速度太快,容易造成產婦陰道部位撕裂傷,因而會請產婦這時不要用力,以減慢寶寶娩出的速度。
剃毛、灌腸是自然產的例行程序嗎?
剃毛、灌腸並非自然產的例行程序,周輝政醫師表示,剃毛或灌腸的原因與降低生產感染風險有關,例如生產時,有些產婦因用力而解出排泄物,排泄物會增加初生 嬰兒或產婦傷口感染機會,因而會採取預防性措施,在產前先灌腸。不過,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知,認為剃毛或灌腸並非必要措施,若必須這麼做,產檢醫師也會與產 婦溝通,視情況需要做適當的處置。
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剪開會陰嗎?
周輝政醫師表示,生產過程中的狀況很多,由於國人普遍運動量不足,且骨盆構造與西方人不同,骨盆較小會增加生產的困難度。臨床上,在生產的關鍵一刻產婦已 經沒力的情況很常見,有時候就是差這麼一點卻沒辦法生出來,這時醫師就需視情況做適當的處置。此外,剪開會陰,產婦的陰道傷口撕裂傷較為規則,就像縫補衣 服一樣,整齊的傷口比不規則的傷口較好縫合,對於產婦的預後也會較好。不過,剪會陰並非自然產過程中的必要程序,若產婦有個人因素考量,可在產前與醫師溝 通。
我會不會「痛兩次」呢?
自然生產好處多,不過,也有產婦擔心自己會「痛兩次」:生不出來,最後還是得挨一刀!這樣的生產狀況時有所聞,所以,即使沒有自然產的禁忌症,不少準媽媽 還是期待能藉由產前檢查,預先知道自己是不是屬於會「痛兩次」的族群?如果可以事先預測自己可能會生不出來,還不如就直接「剖一剖、生一生」比較乾脆些。
周輝政醫師表示,除非產婦或胎兒的狀況屬於極端情況,例如胎兒超過4000公克、胎頭過大而產婦骨盆腔較狹小等特殊案例,可以預估到不好生的可能性較大, 否則,自然生產時可能發生的狀況根本難以預估,希望生產順利,建議準媽媽懷孕期間還是要注意體重控制,規律運動幫助維持好體力,對產程進展多少有些幫助。
剖腹篇
擇日剖腹的時機 隨著醫療科技與產科照護體系的發達,為了確保懷孕或生產風險較高的準媽媽與胎兒的健康,可能需要以手術的方式生產。 |
遠華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主治醫師表示,剖腹產的時機不宜太早也不能太晚,在懷孕滿37週後,最好是38週至39週。當胎兒剛滿9個月(懷孕36週 以前)時,心肺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此時進行手術還太早,不過若產婦選擇手術日期已經懷孕超過40週,很可能在手術日期前就提早陣痛、破水或落紅,增加手術 時的不穩定因素,對準媽媽和胎兒都不好。
去醫院的準備
剖腹產是外科手術的一種,王瑞生醫師提醒準媽媽,在進手術室之前,記得不可配戴耳環、項鍊等飾品,活動性的假牙和隱形眼鏡要拿掉,避免麻醉後誤吞或 影響視力,也不建議塗指甲油及化妝,以便醫護人員觀察手術時是否有貧血、缺氧的狀況。一般來說,剖腹產可分為全身麻醉和半身麻醉,若非緊急狀況或特殊合併 症的孕婦,都是以半身麻醉為主。
雖然是半身麻醉,但麻醉後吞嚥的動作會受影響,若因麻醉產生嘔吐的副作用,產婦會無法吞嚥,可能會嗆到鼻腔或吸入氣管,甚至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為 了安全起見,麻醉過程當中胃裡面必須要是空的,因此在手術前8個小時,會提醒產婦禁食。當然,若是緊急剖腹則不在此限,但對產婦來說沒有空腹,手術的危險 性會提高。
此外,手術前2~3小時要做術前準備, 如灌腸(如已禁食或解便則不需要)、打點滴、超音波檢查、抽血、設置胎兒監視器等,並且提供術前諮詢減輕孕婦的緊張感。王瑞生醫師提醒計畫剖腹產的準媽 媽,至少要在預定剖腹的時間前5~6小時到醫院報到,辦理住院手續,以免措手不及。若安排一早進開刀房的產婦,建議前一天就先辦理住院。
計畫擇日剖腹,有哪些注意事項?
至於計畫剖腹產的準媽媽,通常建議剖腹時間安排在懷孕滿38週之後至預產期前1週。不過,如果是子宮或腹部曾動過手術者,例如前胎剖腹的經產婦,為 避免後期子宮撐得太大使舊傷口裂開的風險,此胎剖腹產的日期建議安排在預產期前1至2週。萬一在預定剖腹的日子到來之前,產兆已經發生,還是必須儘速到醫 院。
從待產到生產過程初體驗 為了拍攝剖腹產生產實況,我們在《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公開 徵求在近期即將生產的準媽媽參與拍攝過程,新好爸爸彭衍誌看到了徵求活動之後,主動幫太太吳思儀報名,思儀這次懷的是第二胎,彭衍誌因為前次錯過了進產房 的機會,這一次還主動要求一定要進產房陪產,真是勇氣可嘉的新好爸爸。 |
等到產程順利完成,寶寶也已經送往嬰兒室確認生理狀況時,媽咪會被送到「麻醉恢復室」休息。因為擔心麻醉對病人造成的衝擊,醫護人員會在此確認媽咪是否意識清醒、呼吸順暢、心臟血管系統平穩、沒有嘔吐等,再送回一般病房照護。
這時若確認寶寶的情況穩定,就會送回一般病房和媽媽進行「母嬰同室」,護理人員會指導媽媽哺餵母乳的方法,並且讓寶寶練習吸吮。進行母嬰同室不但能拉近親 子的距離,也能讓媽媽早點分泌乳汁,幫助子宮收縮排出惡露,可說是好處多多,若產婦回到病房的情況還不錯,體力也能夠負荷,建議可以嘗試親子同室的接觸。
產後第一次肌膚接觸,寶寶滿足的睡在思儀媽媽的胸前,彷彿還在媽媽子宮裡般的溫暖。產後肌膚接觸有助於刺激乳汁分泌,只要寶寶和媽媽健康狀況良好,產後就可以開始實行親子同室了。
文章來源 媽媽寶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