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是人類在遭遇到各種傷害和手術引起疼痛時,渴求尋找解決疼痛的方法。麻醉的含義是醫生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因此,要想在剖宮產時減輕痛苦,沒有麻醉的幫助是不行的。
剖宮產是人類最早開展的手術之一。是指醫生用刀切開媽媽的腹壁及子宮壁娩出寶寶及其附屬物的過程。近年來,由於麻醉學、輸血、輸液、水電平衡知識以及手術方式、手術縫合材料的改進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進步,使這種手術助娩的時間越來越短,安全性越來越高,痛苦越來越小,刀痕也越來越隱蔽。麻醉是人類在遭遇到各種傷害和手術引起疼痛時,渴求尋找解決疼痛的方法。麻醉的含義是醫生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因此,要想在剖宮產時減輕痛苦,沒有麻醉的幫助是不行的,剖宮產與麻醉緊密相連!剖宮產離不開麻醉,而良好的麻醉效果又離不開準媽媽的配合。很多準媽媽對於剖宮產手術與麻醉的知識和要求了解甚少,常常在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不能很好地與醫生配合,因此發生了很多不該出現的問題,讓媽媽和寶寶受到了某些影響。由此而產生的手術並發症也相應增加。因此,準媽媽在手術前應充分了解剖宮產與麻醉的知識,積極配合醫生,讓醫生把手術做得更加完美。
麻醉為什麼能讓媽媽感覺不到疼痛?手術產生了疼痛,不僅會給準媽媽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還會對中樞神經、循環、呼吸、內分泌、消化和自主神經等系統造成不良影響,直接威脅著媽媽和寶寶的安全。因此,制止疼痛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麻醉為什麼就能讓正在進行手術的媽媽不感覺到疼痛呢?這是因為感知疼痛的信號需要靠神經纖維將某些部位受到創傷的消息傳向大腦後,準媽媽才能感知到疼痛。因此,麻醉醫生只需要用麻醉藥將準備接受手術區域的周圍感覺和傳送神經纖維麻痺,讓它暫時失去傳遞疼痛信號的作用,這樣準媽媽在某部位進行手術時就不會感到疼痛了,這就是麻醉的基本原理。
剖宮產麻醉與其他手術麻醉的區別很多手術,對麻醉方式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能讓病人不感覺到疼痛就行。然而剖宮產手術對麻醉的要求卻特別苛刻,這是由準媽媽的妊娠生理所決定的。我們都知道,腹中的寶寶自己是不呼吸的,胎寶寶需要的氧氣全部是靠媽媽自己吸入氧氣後通過胎盤後才能被寶寶使用,而任何不適當的麻醉方式或過量的麻醉藥物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這個過程,危及到寶寶的生命,因此,剖宮產手術對麻醉的要求是:1.手術中鎮痛完善,肌肉鬆弛滿意;2.保證媽媽的安全;3.對寶寶的抑制最小;4.慎用影響子宮收縮的藥物。 BOX 麻醉對胎寶寶的影響幾乎所有的麻醉藥及鎮痛藥對中樞系統都有抑製作用,都較易通過胎盤屏障而進入胎兒體內。胎盤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充當胎兒的肺,進行著氣體的交換。但實際氣體交換的效率只有肺的1/ 150。母體血液輸送的氧氣要通過胎盤的絨毛間隙進入胎兒血液循環,胎兒血中的二氧化碳也要通過彌散的方式進入母體血液循環。麻醉藥物會通過兩種方式對胎兒產生影響,即直接抑制胎兒呼吸、循環中樞,或通過抑制母體呼吸循環而間接對胎兒產生影響。過量的麻醉藥或手術中媽媽出現了因呼吸抑制的低氧血症,都會影響寶寶的氧氣供應和代謝廢物的排出,直接威脅著寶寶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選擇剖宮產麻醉時,醫生必須慎重考慮用藥的種類、劑量、時機和方法,以防止對胎兒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 (位置可以隨便放置)
剖宮產手術前的準備麻醉前需根據情況對準媽媽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總的目的在於提高產婦的麻醉耐受力和安全性,保證手術能順利進行,術後恢復得更快。 手術危險的估計手術既是實施治療的措施,又是發生創傷的過程。因此,手術前應對麻醉的危險性作出較充分的評估,以保證手術的安全性。 心理準備幾乎所有的準媽媽及其家屬在手術前都會出現明顯的心理變化。這是因為要採取產科手術的往往因產婦的情況起病急,痛苦大,並發症多,致使病人對生與死的感受強烈,恐懼不安。據調查,手術前60%的病人對手術存在疑慮;50%以上對手術非常恐懼;31%~38%擔心手術有損健康或危害生命;17%對麻醉存在恐懼;12%顧慮手術後疼痛、嘔吐,難以忍受。手術前準媽媽最常見的心理反應是由於恐懼而引起的焦慮。隨著手術期的臨近,準媽媽的心理負擔日益加劇,產生既希望早日手術,又企圖放棄手術的複雜心理變化。術前輕度焦慮,反映了準媽媽正常的心理適應能力,重度焦慮則對手術及其癒後不利。因此,應全面了解,正確引導和及時糾正這些異常的心理變化,有助於緩解準媽媽焦慮不安的情緒,增強其正常迎接新生命到來的信心。
機體的準備良好的術前準備是提高準媽媽對手術的耐受力,降低術後並發症的重要條件,機體準備主要有:1.糾正貧血和出血傾向;2.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3 .改善營養狀況和低蛋白血症;4.積極處理並發症。 手術前禁食麻醉最嚴重的並發症就是嘔吐及反流,使胃內容物誤吸入氣管內,引起機械性氣道阻塞,導致病人死亡。因此,準備剖宮產的準媽媽在手術前禁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需要準媽媽在手術前4個小時就開始禁止進食水和飲料,以防止在手術中發生不測。 手術方案的準備手術方案的設計是術前準備的重要環節,手術方案包括:手術時間、麻醉方法、切口選擇和手術方法。 常用於剖宮產的麻醉及操作剖宮產的麻醉方法較多,國外尚有許多國家至今仍在全麻下實施剖宮產術,其優點是不影響準媽媽的循環系統功能,保證子宮有充分的血供,就此而言,全麻優於硬膜外麻和腰麻,但若應用不當,後果嚴重。因此,目前國內外多主張選用硬膜外阻滯麻醉,即硬脊膜外神經阻滯麻醉,其次是蛛網膜下腔阻滯。全麻因有胃內容物返流誤吸的危險,故不作為首選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效果較差,僅在不能採用其他麻醉方法時才選用。
硬膜外阻滯麻醉的優點1.鎮痛完全,手術區域的肌肉鬆弛良好;2.便於術後鎮痛,拔管前可向硬膜外腔注入嗎啡2mg,術後可止痛16小時~26小時; 3.麻醉平面易於控制; 4.麻醉時間容易掌握; 5.不影響子宮收縮;6.不引起全身代謝紊亂及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礙;7.降低動,靜脈壓,尤其適用於妊娠合併心髒病,肺功能不全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孕婦。 硬膜外阻滯麻醉的具體操作方法1.準媽媽取側臥位,兩手抱住膝關節,下頜緊貼前胸,成屈曲狀(似煮熟的蝦子狀)。2.按手術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間,選擇好脊椎間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狀穿刺針頭穿刺。3.確已證明穿刺針已在硬膜外腔內,則分次注入麻醉藥。4.如需做持續性硬膜外麻醉,可將一根硬膜外導管從針腔內插入硬脊膜外腔,以保證能及時在術中給藥。5.調試麻醉平面:很多準媽媽以為手術時麻醉後自己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任由醫生隨便操作,其實不然。現在的剖宮產麻醉只要將所需要手術區域的感覺傳送神經麻醉阻滯了就行,準媽媽的感覺是“麻而不醉”。在手術中已經做好麻醉的準媽媽仍然神智清醒,對周圍的事物都知道,很多準媽媽甚至還能從手術燈的玻璃裡看到醫生的操作,聽到寶寶的哭聲。但對醫生在手術中的切割、牽拉所產生的疼痛卻全然不知。為了防止麻醉平面過高而影響到媽媽和寶寶的安全,麻醉醫生會在手術前檢查麻醉效果,以調整麻醉藥的用量,這就需要準媽媽把醫生用針刺手術區域時的感覺說清楚。
剖宮產麻醉的並發症麻醉用於臨床已有百餘年曆史,從一開始應用就已經出現麻醉危險與麻醉死亡兩個名詞。因此任何一種麻醉方法都有自己的缺點,可能會出現造成媽媽和寶寶傷害的並發症,麻醉並發症有: 1.嘔吐與返流誤吸一些準媽媽在剖宮產麻醉後常常會發生嘔吐,返流出的胃內容物,若被誤吸入氣管內,可以引起機械性氣道阻塞,萎陷及化學性(鹽酸)氣道損傷,支氣管痙攣,局灶出血和壞死,發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直接危及媽媽的生命。發生的原因為: A。很多準媽媽在臨產前常大量進食; B。由於妊娠期激素的改變、產痛、焦慮及恐懼,使胃蠕動減慢,括約肌張力降低,胃排空延遲。 C。應用過量的麻醉性鎮痛藥,可延緩胃排空並抑制咽喉保護性反射。 D。麻醉引起低血壓時,可誘發嘔吐並減弱咽喉保護性反射。 2.低血壓硬膜外麻醉的缺點主要是易引起低血壓,但發生率遠低於脊髓麻醉(腰麻)。因廣泛的交感神經被阻滯,內臟的血管擴張而發生低血壓,故血壓下降是產科麻醉中最常見的並發症,胎兒對母體血壓下降則甚為敏感,當手術時媽媽血壓下降幅度超過基礎值的1 /3時,可使子宮血流量降低,發生胎兒缺氧、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因此,對手術中媽媽的血壓變化應積極監測及預防。
3.全脊髓麻醉用藥過量或誤入蛛網膜下腔可導致全脊髓麻醉,是最嚴重的並發症。表現為註藥後數分鐘內出現嚴重低血壓,心動過緩,意識消失,窒息,可迅速發展為呼吸驟停。預防措施為:⑴硬膜外穿刺時防止誤入蛛網膜下腔;⑵硬膜外阻滯時應用試驗劑量局麻藥;⑶蛛網膜下腔阻滯時,嚴格核對局麻藥用量。 4.局麻藥毒性反應局麻藥吸收或直接進入血循環,可出現毒性反應或變態反應,故應嚴格操作,控制用藥量,切勿超過。 5.蛛網膜下腔穿刺後頭痛蛛網膜下腔穿刺後,約有3%~30%的病人會出現頭痛,是該麻醉方法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主要原因是腦脊液經穿刺孔不斷漏出,引起顱內壓降低,顱內血管擴張所致。 6.腰背痛可能原因:穿刺時損傷韌帶組織,長時間的強迫體位等。處理:提高穿刺技術水平,局部物理治療,休息,適當應用止痛藥等。 7.尿瀦留椎管內阻滯由於阻滯了骶神經,可使膀胱逼尿肌和內括約肌暫時失去功能,產生排尿困難,一般在麻醉作用消退後,排尿功能即可恢復,但也有少數病例持續1天~ 2天還不能自行排尿,需要治療。
8.感染穿刺損傷並被污染,可致椎體附件,硬膜外間隙甚至蛛網膜下隙感染,發生雖少,但後果嚴重。 預防: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處理: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剖宮產後的麻醉鎮痛理想的分娩鎮痛方法是既能達到止痛的效果,又對媽媽和寶寶無不良影響,幾十年來國內外的婦產科工作者一直在實踐探索,尋找理想的鎮痛方法,但到目前還沒有十分完美的方法。 術後鎮痛有兩種方式: 1.硬膜外腔鎮痛硬膜外腔鎮痛實際就是手術後麻醉醫生不將麻醉時插入的導管拔除,連接一個“泵”式註射器,將鎮痛藥定時小劑量一點點注入,使媽媽在手術後不會感到很疼。這種鎮痛泵使用的缺點是:需要留置導管,以及拔管等過程,留置的導管有時會脫落造成止痛終止,有時也可能造成感染。因此,有些人不主張在術後使用。 2.靜脈鎮痛特點是不需要留置導管,手術後將鎮痛泵連接在輸液的管子上,操作簡單方便,鎮痛效果好。但有些止痛藥的代謝產物可能會通過媽媽的乳汁影響到寶寶。
|
知識篇You Should Know
剖腹產的麻醉類型
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勞萱之表示,無論是國外或國內,剖腹產通常多半施行半身麻醉的方式,除非是突發性出血、寶寶突然沒有心跳、凝血功能差等緊急的情況,或是產婦恐懼在半身麻醉的感覺中進行手術,才會施行「全身麻醉」,以下分別針對幾種不同麻醉類型做簡單分析:
半身麻醉
勞萱之醫師表示,一般剖腹產,從醫師下刀到縫合完畢,整個過程約需20~40分鐘,其施行的半身麻醉方式,又分成「脊椎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都是暫時阻斷下半身脊髓神經,以達到麻醉的效果,但是作用時間及副作用各有不同,醫師在施行麻醉前,會先向準媽咪確認麻醉類型:
脊椎麻醉
.施打方法:
勞萱之醫師說明,脊椎是由一層層的硬脊、軟膜所包圍,而脊椎麻醉主要是從腰椎第4~5節之間處,以細針將麻醉劑直接打入硬膜內,以達到 麻醉下半身脊髓神經的作用,此麻醉方式的優點是藥物作用快,花費時間約5分鐘,並較硬膜外麻醉來得深入,劑量比較少,通常是一般剖腹產的首選麻醉方式。
.麻醉過程:
醫師會先為產婦裝上血壓、心臟監視器,媽咪身體要側彎,姿勢猶如蝦子般,接著醫師會以脊椎注射的方式進行半身麻醉,麻醉醫師會測試媽咪反應,確認麻醉效果,醫護人員會以碘酒多次消毒手術部位,再蓋上無菌舖單,進行確認後,就會開始進行剖腹產手術。
.麻醉效果:
準媽咪施打麻醉後,由於只有下半身神經被麻醉,因此上半身仍能保持清楚意識及活動,通常脊椎麻醉作用時間很快,打完約5分鐘,下半身就 會開始覺得麻了,痛覺幾乎完全消除,也沒有知覺,下肢無法活動。麻醉效果能達到2~3小時,但4個小時之後,麻醉劑就會全數退掉,因此手術後,麻的感覺會 逐漸消退,但傷口痛的感覺也會隨之浮現,需要另外給予止痛藥。
.風險與副作用:
勞萱之醫師指出,半身麻醉的藥量主要集中在媽咪的下半身,所以,相較於全身麻醉,藥劑不會通過臍帶而影響胎兒,以目前的技術而言,是非 常安全的,不過,有些媽咪施行「脊椎麻醉」,可能會出現頭暈、低血壓、嘔吐、劇烈發抖等副作用,甚至在手術中就會因為醫師移動子宮而產生頭暈、嘔吐症狀, 術後2天內也可能會有劇烈頭痛、腰痠背痛、持續腳麻、大小便失禁的現象,因每個人體質而異,但多屬於短暫性的反應,若麻醉藥退後24小時內,症狀仍持續, 就要趕快告訴醫師。
硬膜外麻醉
.施打方法:
硬膜外麻醉的原理,與脊椎麻醉類似,都在於麻醉下半身脊髓,只是施打的位置不同,細針不進入硬膜內,而是在硬脊膜外腔,利用擴散作用傳導麻醉劑,但是反應作用較慢,藥劑的用量會比較多。
.麻醉過程:
為防止血壓突然下降,醫師必須插上點滴,媽咪需側躺或坐直,消毒下半背部,麻醉醫師會將細針插入腰部的兩段脊髓骨中間,確定針的正確位置後,開始注射少量麻醉劑到體內,與脊椎麻醉不同的是,硬膜外麻醉的針頭會另外接上導管,以注射全劑量的麻醉藥,並可隨時依需求補滿麻醉藥。
.麻醉效果
施打麻醉劑後,麻醉效果會慢慢出來,整個麻醉作用約需15~20分鐘,才能下刀,因此,若是母體有危及生命的狀況,通常不會選擇硬膜外 麻醉。手術中沒有痛覺,但有些媽咪仍可能會感受到觸壓感,不過,多了導管,可以依照產程進展調整藥量,在手術中可以追加麻醉藥,或做術後止痛用。
.風險與副作用:
勞萱之醫師指出,脊椎麻醉所提及的風險與副作用,如頭痛、嘔吐、發抖等症狀,都有可能在實行硬膜外醉後發生,但是發生機率較低,血壓也會比較穩定,症狀會相對比較輕微。
全身麻醉
.施打方法:
全身麻醉是以靜脈注射為主、口鼻吸入方式為輔的麻醉方式,主要讓麻醉藥物直接在腦部發揮阻斷痛覺的作用,通常適合產婦突然出血、胎兒的胎心音急速下降等緊急情形,或者是術程較長的手術。
.麻醉過程:
醫師先以麻醉藥、鎮靜安眠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由靜脈注入,等到產婦睡著後,再進行氣管內插管,之後則以吸入性麻醉藥物為主,麻醉時間僅需1~2分鐘,其效用可隨著手術時間長短控制,手術進行多久,麻醉藥物就施行多久。
.麻醉效果:
手術時,產婦會完完全全睡著,下半身沒有知覺,但是媽咪醒來後,傷口的疼痛感會立即產生!此外,由於全身麻醉的藥物會影響腹中寶寶,因 此可用的藥物種類不多,劑量也不能過多,有時候媽咪會有「術中甦醒」的情況,或是會覺得自己沒有睡著,甚至聽得到手術的聲音、醫師的對話以及感受到下刀的 痛感。
.麻醉風險與副作用:
勞萱之醫師表示,全身麻醉對於媽咪的風險大,因為全身麻醉需要進行氣管內插管,通常會影響自主呼吸能力,一旦插管失敗,就無法給予足夠 換氣,產婦跟胎兒都會有缺氧的危險,因此手術時必須準備呼吸器與急救器材,以備不時之需,。而全身麻醉劑是從靜脈中注射,容易通過臍帶至胎兒循環系統,麻 醉藥容易跑到寶寶身上,使得出生12~24小時的寶寶發生暫時性的呼吸窘迫及活動力下降。
準媽咪的疑惑
Q:我很害怕剖腹產手術的痛感,可以選擇全身麻醉嗎?
勞萱之醫師表示,剖腹產手術多半採用半身麻醉,風險會較全身麻醉低很多,因此,除非有緊急狀況,否則不建議採用全身麻醉 的方式,但是準媽咪若有憂鬱症傾向,或是非常恐懼、排斥手術中的痛感,可儘早提出與醫師溝通,尋求更適合媽咪的麻醉方式,並在術前與麻醉醫師仔細地諮詢與 討論手術方式、過程和風險,以緩和生產時可能發生的不安心情。建議產前也可以參加醫院或團體舉辦的講座,藉由專業人士的講解,讓孕媽咪與家人都能對手術、 麻醉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Q:手術完會直接推入病房嗎?麻藥多久會退?
勞萱之醫師表示,一般而言,手術後還不能回到病房,凡是接受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的媽咪,在回到一般病房前,麻醉醫師會先 將媽咪送到「麻醉恢復室」待上1~2小時,以觀察生命跡象,維護手術及麻醉後的安全與照護,必須確認媽咪是意識清楚、呼吸道通暢,還有心臟血管系統、手術 傷口是沒有出血且疼痛有受到控制的狀態,並且沒有嘔吐的症狀,才能讓媽咪回到一般病房。麻醉藥通常會在4~6小時就會全部退掉了,若是半身麻醉的話,痛覺 會隨麻藥代謝而來,全身麻醉則是術後痛覺會立刻來臨,媽咪過於疼痛的話,可向醫師反應,適時給予止痛藥。
Q:術後會一直腰痠背痛、頭痛,怎麼辦?
很多媽咪術後都會有嚴重副作用,最常聽到就是腰痠背痛,勞萱之醫師指出,目前全球4個人中,就會有1人術後會有腰痠背痛 的症狀,多半在術後1~2天內,其發生原因很複雜,並且是不可避免的,也不限於何種麻醉類型,但多是短暫的副作用,也不會影響到脊椎,媽咪不需過於擔心, 若是症狀持續不停,則要儘快就醫!至於頭痛的問題,是屬於姿勢性的頭痛,與中樞神經的壓力改變有關聯性,媽咪可能躺著沒怎樣,但是突然爬起來或是下床走 路,就會開始頭痛
,這種頭痛大部分可能躺個1~2天,或服用止痛藥,通常就會恢復,如果頭痛一直好不了,麻醉師會做一個壓力補充的動作,先抽媽咪的血,再打到硬膜外上方,頭痛症狀就會改善。
Q:聽說剖腹產後需要平躺8小時,是真的嗎?
其實,術後4個小時後,麻醉藥退掉就可以自由走動,會有躺8小時的說法,應該是要避免頭痛的症狀,並非每個媽咪都需要躺這麼久,目前醫院都會希望媽咪至少可以平躺6小時休養,主要是媽咪術後的身體還過於虛弱、沒有體力,即使需要下床也一定得有人在旁協助。
Q:麻醉後一定會有過敏反應與副作用?
勞萱之醫師表示,首先孕媽咪在選擇生產醫院時,麻醉師應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因為手術需要合格、有經驗的麻醉醫師,其劑 量過高或不小心注射到血管,都可能出現副作用!而副作用與體質有關,最常發現有嘔吐、麻木感、頭暈、顫抖、低血壓等情況,醫師必須特別注意,並給予適當藥 物控制。至於麻醉藥物過敏和副作用是不同的,過敏反應通常注射後就會立即發生,但機率不高,多發生在全身麻醉,因為藥物種類較多,過敏反應也會比較大,主 要會產生水腫、紅斑、休克等反應,也有可能是媽咪原本的體質,在服用止痛藥或抗生素就會有紅腫的反應,因此,媽咪若本身是易過敏體質,可能也會增加對麻藥 的過敏機率,應提早告知醫師!
剖宮產是解決分娩困難的一種手段,應用於下列情況:
1、產道異常。如骨盆狹窄、宮頸不能擴張,子宮畸形等。
2、胎兒過大、胎位異常。
3、產前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4、產婦有嚴重妊娠並發症或合併症,難以承受陰道分娩。
5、胎兒情況不好,不能耐受陰道分娩或為了搶救胎兒而需剖宮產。
6、妊娠的特殊情況,如多年不孕治療後受孕的,或習慣性流產保胎成功等民間所稱的珍貴兒。
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術費用已經很少被列入考慮範疇,況且很多人不會再要第二個孩子,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要求進行剖腹產。在選擇剖腹產之前請先考慮以下細節。 剖腹產手術10大細節 1、選擇剖腹產的時間根據妊娠的周數和有無產科其他的合併症,由醫生來選擇進行手術的時間 2、手術前你該怎麼做實施剖腹產前一天晚飯後就不要再吃東西了。手術前6-8小時也不要再喝水,以免麻醉時嘔吐,引起誤吸。手術前註意保持身體健康,最好不要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發熱的疾病。 3、麻醉方式麻醉時手術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目前國內經常採用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腰椎第3-4節之間,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準媽媽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但痛覺消失。這種麻醉方式的好處非常明顯,而且術後可以保留麻醉管,並配以術後陣痛泵,使藥物緩慢釋放,可以在術後保留24小時,有效地緩解了術後的疼痛。另外,還有其他幾種麻醉方式:如腰麻、全身麻醉、聯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也可以根據準媽媽和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緊急情況下,醫生會進行局部麻醉,縮短等待時間,保證將胎兒迅速娩出。選擇麻醉方式,必須徵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並且簽字認可。
4、手術中你會遇到什麼下腹會被清洗消毒,插入導尿管,然後進行麻醉。醫生會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切開一個水平的切口。第二個切口會在子宮壁上,羊膜被打開後,孩子就可以被取出來了。有時醫生為了幫助孩子娩出,會用手掌壓迫你的宮底。 5、傷口會有多大手術時醫生會根據胎兒的大小來決定刀口的長短,一般來說13厘米左右。從美觀的角度出發,現在基本上都會採用水平切口,如果準媽媽不屬於瘢痕體質,術後恢復良好,基本上看不出來。 6、手術後多久才能進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一般以術後排氣作為可以正常進食的標誌,快的6小時,慢的要1-2天。因為手術麻醉的作用會使腸道平滑肌的蠕動減弱,排氣意味著腸道的消化功能已經恢復了。產後因為不能立刻下地活動,新媽媽可以在床上多翻翻身,這樣有利於盡快排氣。手術後,開始進食時最好食用一些蛋羹、米粥等容易消化的東西,等到腸胃功能完全恢復後,再恢復正常飲食。 7、產後恢復醫生會再隨後幾個小時內來查看你的情況,並會按壓你的子宮底部,幫助促進宮內積血排出。你的下腹部會在隨後的幾天內感到不適。產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感染,發生率佔所有剖公產的5%-10%,一般服用或註射一些抗生素久可以治愈。大多數女性在術後12小時久可以下床走動了。醫生鼓勵產婦產後多多活動,這會有助於你的胃腸道系統恢復工作,而且可以預防子宮內產生淤血塊。如果醫生懷疑你的傷口有感染的傾向,會採用紅外線照射等理療方式幫助傷口癒合。
8、產後多排尿術後麻醉藥物作用消失後,護士會取出導尿管,這時應該盡快自行排尿,降低導尿管插入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險性。 9、第二胎一定要採取剖腹產?如果你曾經做過剖腹產,那麼下一次生育的時候,如果上次手術指徵已不存在,胎兒的體重輕於3.5公斤,自然分娩還是比較安全的。 10、剖腹產後2-3年才能再懷孕?專家認為第二次懷孕時間於第一次剖宮產時間沒有沒有必要的聯繫,而要取決於上次手術傷口恢復的情況。 為什麼有人主動選擇剖腹產*剖腹產可以讓孩子避免經過產道的擠壓,這樣寶寶會更聰明;*陰道分娩很多人也要經過側切這一刀,痛苦不會比剖腹產少;*自然分娩,孩子經過產道,會把那裡撐得鬆弛,不宜恢復,會影響膀胱的功能和將來二人世界的和諧; *陣痛的感覺太可怕,我受不了;*手術單上那麼多可怕的並發症,發生的機率很小。剖腹產只是一個小手術,不用擔心什麼。
剖腹產和陰道分娩比較*剖腹產是手術產,一般來說,不建議沒有任何醫學指徵的健康孕婦選擇剖腹產。與正常的陰道分娩相比,剖腹產並發症多,手術期間出血量增多,手術後易發生感染。*剖腹產術後不能很快恢復進食,會引起泌乳減少,使哺乳的時間推遲,不能及時給孩子餵奶。*剖腹產恢復起來也沒有自然的陰道分娩那麼快。通常自然分娩2-4天后即可以出院,剖宮產6-7天傷口才能癒合。*選擇剖腹產生下孩子,因為沒有經過產道擠壓的過程,並發症會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尤其是新生兒濕肺等呼吸系統的疾病發生率增加。*至於生產會影響到將來的夫妻生活這樣的問題,不論是剖腹產還是自然產,均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醫院實施剖腹產有著嚴格的手術指徵要求,剖腹產對健康的準媽媽是沒必要的。 誰來決定分娩方式一般來說,醫生會按照準媽媽的身體情況和是否存在剖腹產指徵來決定要不要選擇剖腹產。一旦需要進行剖腹產,手術前醫生有責任將剖腹產的危險性極其可能導致的並發症如實地告知準媽媽本人,必須由準媽媽本人極其家人同時簽署手術單才能進行手術。
剖析:剖腹產的9大謎團
剖腹產是經腹部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手術。手術如果應用得當,能起到挽救母兒的作用,否則不僅不能收到預期效果,還會造成遠期的不良影響,因此,施術前必須慎重考慮,加以重視。
有很多孕婦對這種手術有一些誤解,以為只要能盡快把孩子取出來就是好的。其實不然,現在就來加強我們對剖腹產的了解……謎團之一剖腹產真的比自然產安全?醫療科技發展至今,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安全性都相當高,所以並沒有到底那一種好的說法,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在一般優缺評估下,“自然產”僅需局部麻醉、產後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可提早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剖腹產”則需要較複雜的麻醉方式,手術出血及術後並發症的機會稍高,母親體力恢復較慢。謎團之二剖腹產的產婦身材較不會變形?其實這種說法目前並沒有醫學根據,產後身材會不會變形與生產的方式無關,而與產後的飲食及運動有關。產後只要透過飲食與運動的調節,無論是自然生或剖腹產,都能再度回到窈窕的身材。不過因為剖腹產傷口深,產婦怕痛,往往延後開始運動的時間。謎團之三采剖腹產,夫妻性生活較不受影響?有人認為自然產的傷口疼痛與陰道鬆弛會造成夫妻間性生活的不和諧,其實陰道的包容性是很大且有彈性的,只要產後多做會陰收縮運動,通常陰道都會恢復以往的彈性。真正影響夫妻產後性生活的主要原因,是情緒低落以及極度困倦導致,而剖腹產的傷口雖然不在會陰部,但其傷口復原的時間較長,性生活的滿意度也容易下降。
謎團之四剖腹產的小孩頭型較為漂亮?以醫學的觀點來看,出生時胎頭的變形是一種正常的過程,過幾天后便會恢復原狀,對於未來的美觀及智力上並沒有影響。反倒是剖腹產的胎兒,由於生產過程當中未經過產道的擠壓,以致於出生一剎那,肺部比較不易擴張,更容易發生肺部並發症。謎團之五由於現代女性較敏感,無法忍受生產帶來之痛楚,對傳統陰道分娩抱持抗拒態度?目前醫院開辦產前教育班,教導“拉梅茲呼吸運動”的運用,並在待產提供了“無痛分娩”的服務,讓產婦可自行選擇施打與否,便解決了產痛的問題。謎團之六B型肝炎帶原母親需要剖腹生產?生產時,孩子經過產道,污染到有病毒的母親血液,才會感染B型肝炎病毒。理論上,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新生兒都有機會接觸到母親的血液,所以都可能受到感染。在目前的情形下,不需要因為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採行剖腹產。
謎團之七 一次剖腹產、終生剖腹產?過去的剖腹手術是垂直切開腹部,也就是在子宮的上方切開,這是子宮最容易破裂的部位;近來則多半是橫向切開子宮的下方,這樣橫向下方的切口,在日後分娩時造成子宮破裂的機會大約是0.2%。因此,只要骨盆夠寬、胎兒不要太大,且無其它必須剖腹生產的情況時,還是可以試試看自然生產。謎團之八高齡產婦採取剖腹產比較安全?根據全世界的統計數字,不管是高齡產婦或是年輕產婦,剖腹生產的危險率還是比自然生產還要高(針對媽媽容易產生的並發症,比如說感染、傷口發炎、剖腹後沾粘或麻醉的危險),所以,高齡產婦應該還是採取自然生產比較好。謎團之九身材嬌小或臀部狹窄者,必定剖腹生產?骨盆大小和身材、臀部大小沒有一定的關聯,況且能否自然生產需看骨盆與胎兒大小之相對關係,只要胎兒不大,骨盆大小就不是那麼重要。在待產的過程中,如果產程進展順利,一樣可以自然生產。
4剖腹產後遺症
專家提醒各位準媽媽,在選擇分娩方式時不能一味跟風。剖腹產雖然能緩解一時之痛,但它帶來的某些後遺症是會為害終生的。 後遺症一:難看的疤痕有些孕婦會發現,自己第二胎剖腹產的疤痕比第一胎醜多了,這是因為情第二胎的婦女往往掉以輕心,而過度進補,或是因為多次懷孕之後腹部肌肉被撐得鬆弛無法回复,這些都會造成小腹突出,而增加傷口的張力,疤痕因而特別明顯。許多不明就裡的媽媽會因此而責怪第二位醫師傷口沒縫好,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其他如蟹足腫體質、生產後傷口發生感染,或是婦女對皮下的縫線產生排斥,疤痕都會比較醜。
貼心話:剖腹生產後如何預防難看的疤痕長期以來醫學研究證實,壓力是防止疤痕增生最好的方式,只要在增生期壓迫疤痕使其不要凸起肥厚,就可以加速疤痕成熟。不過這種壓力必須是均勻而持續的,而且越早使用越好。對於手術縫合的傷口,使用美容膠帶壓迫是很簡單而方便的選擇。很多產婦為了求好心切,常常聽從親朋好友建議或誤信誇大不實的廣告,塗抹所謂去疤膏之類的藥物,事實上,這些東西並沒有真正療效。如果在傷口縫合期沒有施行有效而持久的壓力,等到疤痕生成,就已經來不及了,因此不想留下難看的產後疤痕,預防勝於治療是最重要的原則。
後遺症二:影響母子感情美國研究人員對產婦作腦掃描後發現,自然分娩的母親對孩子的哭泣更為敏感,而剖腹產則可能致使產婦母性行為減少。研究結果顯示,自然分娩刺激產婦子宮頸和陰道產生荷爾蒙,增強她們對嬰兒的情感,對日後成為好母親至關重要。腦部研究顯示,自然分娩時腦部劇烈活動能調節產婦的情緒和日常行為,幫助她們日後成功照顧小孩。而剖腹產採取在產婦腹壁開刀方式,直接把寶寶從子宮取出,改變了母體分娩過程中的“神經和激素體驗”,可能使母親與孩子的親密程度降低。 貼心話:血濃於水如果連這份最寶貴的親情都被剖腹產沖淡了,準媽媽還會選擇剖腹產嗎?
後遺症三:剖宮產切口妊娠今年青島產婦比往年明顯增多,記者從各大醫院產科病房了解到,平時幾乎都是滿床。產科主任紀向虹告訴記者,產婦多了,選擇剖腹產的自然也多了,同時,女性剖腹產後帶來的問題也多起來,需要給她們做一提醒。前幾天,某醫院接診了一例剖宮產切口妊娠患者,經過搶救才脫離危險。在臨床,此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這個手術的危險不亞於宮外孕。剖宮產切口妊娠就是女性做了剖宮產後,在一兩年之內再次懷孕,孕囊容易附著在切口的斑痕裡,流產時,容易大出血。如果不想流產,想再生,也不行,會危及胎兒生命。
貼心話:一般順產的產婦,分娩後,第二天自然可以下地行走。但是剖宮產婦,有的人害怕刀口疼,產後一周之內一動不動,這非常危險,容易患肺動脈檢塞。 最近臨床這樣的病例逐漸增多。本來產婦分娩前後血液粘稠度就增加,血流緩慢,如果產後再一動不動,再加之吃油膩食物,容易出現深靜脈血檢形成,脫落以後容易肺動脈栓塞。
後遺症四:嚴重傷害子宮在對子宮造成傷害的不同因素中,剖腹產高居榜首。不少孕婦都因為害怕疼痛或誤認為剖腹產的孩子比自然分娩的孩子聰明,媽媽的身材也不會受損。殊不知生孩子還是自然分娩好,剖腹產僅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應急措施而已,實屬不得已而為之。剖腹產手術時,女性要承擔麻醉、出血、術後感染等風險,身體恢復也比自然分娩的女性慢。而且選擇剖腹產的女性將來避孕和再孕都比自然分娩的產婦要麻煩得多。 貼心話:關愛子宮的方法經常吃豆製品、喝綠茶,可以補充植物性雌激素,還能將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率降低到46%。游泳是鍛煉子宮的最好辦法: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能有效避免地球吸引力對子宮的不利影響。建議每周遊泳2小時。增加子宮機能,預防子宮內出血及子宮下垂的運動:雙膝分開跪在床上,腰部挺直,胸面部盡量接近床面,保持5分鐘。然後躺在床上,做收腹提臀運動,感覺子宮隨著你的身體一起收縮。
勞萱之醫師
現任/台北馬偕紀念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