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oll Page | Stop Scrolling

充滿歷史感的西營盤外表平靜,但內裏卻醞釀巨變:地鐵即將開到,豪宅拔地而起,高檔餐廳商店進駐。本來社區發展,新舊融和並非壞事,然而舖租以幾何
級數飆升,舊式樓房整幢被收購夷平,很多有質感的小店老舖被迫遷離。假如西營盤也像中上環,變成SOHO、NOHO以外的WOHO,相信舊社區的特色和魅
力將會蕩然無存。
逛社區體會小店情味,竟來得有點迫切。
趁還未面目全非,把握機會細味它的歷史痕跡和人文風情。
「真光商店」開業45年,由何老闆父親創辦。何老先生賣涼茶起家,六七暴動後落腳西營盤,主要賣雪糕汽水,初時附近有間真光戲院,後來附近學校愈開愈多,便轉賣車仔麵。更首創細細碗小童麵,女生至愛。
《西營盤解碼》社區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6/6 查詢:2291 0238 http://www.cache.org.hk ####

「德昌森記」做蒸籠做了百多年,來到第五代,老闆以平常心看待行業興衰,坦言不會再有人接班。





豪宅拔地而起,社區快要面目全非。

鹹魚欄賣鹹魚好似理所當然,但原來像「合利」由選購鮮魚到醃成鹹魚到批發零售堅持自家主理一條龍製作的鹹魚商,已絕無僅有。

「德昌泰」米舖開業七十多年,老闆鄭先生三十多年前接手替父親打理。一家人一直都是前舖後居,兒女雖然已長大成家,但每天仍會回店內吃晚飯,米舖仍然凝聚着一家人。


「關興記」老闆娘關太在西營盤成長。八十多年的豆製品老字號是老爺生意,已上軌道,小店賣十元八塊的豆腐和糧油雜貨,看來不為賺錢,更像個「街坊服務處」。







「友記」是兩個老友記開的理髮店,二人搭檔超過六十年,都年過八十,依然手眼靈活。



逛社區體會小店情味,竟來得有點迫切。
趁還未面目全非,把握機會細味它的歷史痕跡和人文風情。
「真光商店」開業45年,由何老闆父親創辦。何老先生賣涼茶起家,六七暴動後落腳西營盤,主要賣雪糕汽水,初時附近有間真光戲院,後來附近學校愈開愈多,便轉賣車仔麵。更首創細細碗小童麵,女生至愛。
《西營盤解碼》社區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6/6 查詢:2291 0238 http://www.cache.org.hk ####

「德昌森記」做蒸籠做了百多年,來到第五代,老闆以平常心看待行業興衰,坦言不會再有人接班。





豪宅拔地而起,社區快要面目全非。

鹹魚欄賣鹹魚好似理所當然,但原來像「合利」由選購鮮魚到醃成鹹魚到批發零售堅持自家主理一條龍製作的鹹魚商,已絕無僅有。

「德昌泰」米舖開業七十多年,老闆鄭先生三十多年前接手替父親打理。一家人一直都是前舖後居,兒女雖然已長大成家,但每天仍會回店內吃晚飯,米舖仍然凝聚着一家人。


「關興記」老闆娘關太在西營盤成長。八十多年的豆製品老字號是老爺生意,已上軌道,小店賣十元八塊的豆腐和糧油雜貨,看來不為賺錢,更像個「街坊服務處」。







「友記」是兩個老友記開的理髮店,二人搭檔超過六十年,都年過八十,依然手眼靈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