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oll Page | Stop Scrolling

「我有氣喘,懷孕安全嗎?」 隨著環境品質的惡化,氣喘已成為十分常見的文明病。在懷孕過程中,氣喘會導致母體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降低,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因此,患有氣喘的準媽咪們應掌握正確的保健原則,並積極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引發對自身或胎兒的不良影響,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 由於亞熱帶,氣候潮濕多變,再加上空氣品質逐漸惡化,有愈來愈多人受到氣喘等過敏性疾病所苦;尤其對準媽咪來說,懷孕期間母體必須供給氧氣 給胎兒,自身的呼吸工作量本來就會加重,如果不慎氣喘發作,對母體及胎兒的健康皆可能造成極大威脅,也因此,許多患有氣喘的準媽咪不免會擔心,懷孕期間到 底安不安全?如果用藥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呢? |
觀念篇
認識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反應,屬於過敏性疾病,由於病患的支氣管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不同刺激而誘發炎症反應。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榮良表 示,除了患者自身的過敏遺傳體質之外,外在環境的各種刺激,例如:塵蹣、蟑螂、黴菌、貓狗鳥類等寵物、病毒感染、阿斯匹靈、冷空氣、運動等,都很容易誘發 氣喘,且症狀可維持相當久。氣喘病症在孕期的變化
對患有氣喘的女性而言,由於懷孕會引起許多生理變化,氣喘病症也會因而有所改變。吳榮良醫師表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氣喘準媽咪會因懷孕而使氣喘症狀加重、 惡化,此外,有些準媽咪擔心藥物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擅自減藥或停藥,也容易增加氣喘發作的機會與嚴重度;另外三分之一的氣喘準媽咪,其氣喘病況會維持不 變;其餘三分之一的氣喘準媽咪,在懷孕後氣喘的症狀則是反而會獲得改善。如果準媽咪在懷孕前就有嚴重氣喘,由於懷孕時身體的耗氧量增加,比較可能在懷孕期間出現惡化。一般來說,因為懷孕導致氣喘病惡化的準媽咪,其病況最嚴重時,約會發生在懷孕第29~36週之間,至於在分娩過程中,約有10%的準媽咪可能會氣喘發作。
Doctor’s Talk
降低寶寶的過敏機率
氣喘是一種遺傳體質加上外在環境刺激所引發的疾病,目前發現和第5、11、14對染色體有關,因此,遺傳給寶寶的機率約在6%~30%,端視父母雙方是否都有氣喘和過敏體質而定。吳榮良醫師表示,為了避免生出過敏兒,準媽咪在懷孕前就必須積極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不可吸菸(包括二手菸),並少吃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乳酪、花生、腰果、開心果、核果、有殼的海鮮(蝦、蟹、蛤仔)及柑橘漿果類。
另外,當寶寶出生後,家中仍應該維持無蹣環境,並儘量哺餵母乳6個月以上,將有助於減少寶寶出現過敏的機率。
對母體與胎兒的不良影響
懷孕過程中,母體若有稍微的缺氧,皆可能造成胎兒的嚴重缺氧。由於氣喘發作會導致準媽咪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降低,而氧氣降低又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因此,控制 良好的氣喘病準媽咪,很少會對懷孕過程產生影響;反之,控制不良的氣喘病準媽咪,尤其是嚴重氣喘病患者,則會造成準媽咪與胎兒的嚴重不良影響。若氣喘病沒有獲得良好的控制,對準媽咪而言,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陰道出血、早產或產生分娩合併症的機率大增;而對胎兒的影響,則主要是增加子宮內生長遲緩、早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痙攣、新生兒缺氧症和周產期死亡率。
選擇自然生產為宜
除了極少數嚴重的病例之外,氣喘一般不會對生產過程造成阻礙,只是在待產過程中,對於子宮收縮劑的選擇(需避免使用前列腺素及ergonovine)以及類固醇的使用劑量要特別注意。吳榮良醫師表示,一般若是準媽咪的體能適當、病情穩定,沒有其他符合剖腹生產的適應症時,還是建議選擇自然生產,因為剖腹生產所使用的某些麻醉劑,可能會引起支氣管收縮,對氣喘準媽咪更不利;所以除非是氣喘病發作非常嚴重的準媽咪,才必須採用剖腹生產。
保健篇
積極治療做好病情控制
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常會影響氣喘的正確治療方式,吳榮良醫師表示,有些人認為氣喘只是一種不常見、輕微的疾病,只要儘量少動即可;且以往根深柢固的觀念認為,所有藥物皆可能對胎兒有害,懷孕時應該儘量不要服藥,以致完全忽略了氣喘控制不當所引起的嚴重後果。事實上,若母體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降低,會造成胎兒嚴重的缺氧,即使母體只是輕微的症狀,但不正常的肺功能就足以造成胎兒缺氧;所以為了維持胎兒的足夠氧 氣,氣喘準媽咪應該接受正確且積極的治療。吳榮良醫師也指出,根據研究報告發現,正確的治療氣喘可讓準媽咪的生產過程更順利,使許多併發症降到最低,相對 地,對胎兒的危險性也會大大降低。
切勿任意停藥
氣喘準媽咪屬於高危險妊娠,如果沒有善加控制,對母體與胎兒都有相當的危險性。吳榮良醫師表示,氣喘準媽咪如果原本就有服用氣喘藥物,在懷孕期間應該與醫 師討論適當的用藥方式與劑量,並確實遵照醫囑使用;千萬不要自作聰明,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擅自地停藥或減少劑量,否則反而可能引起氣喘發作,造成更嚴重 的傷害。強調階段性治療
準媽咪的氣喘病治療原則,與一般病患並無太大差異,除了對病患及其家屬進行適當衛教,使他們了解氣喘病的發炎本質,儘量避免或減少過敏原和刺激物質的接觸之外,適當地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或是預防性地加上支氣管擴張劑,是現在最為普遍的治療方法。氣喘病治療的原則強調階段性,通常是以氣流計來評估症狀和治療效果。若病患只是偶爾發作且肺功能正常,只需使用吸入型乙型氣管擴張劑即可;若夜間發作一星 期超過2次,影響睡眠與日常生活,且氣流量變異超過20%,則表示呼吸道有明顯發炎問題,應該優先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以控制發炎,若症狀未完全改善,可再輔 助使用茶鹼或其他氣管擴張劑;如果還是無法控制,才考慮使用口服類固醇。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引起妊娠糖尿病、子癇症及胎兒生長遲 緩,因此,最好能儘量提高吸入型類固醇劑量,減低口服類固醇的劑量。
Doctor’s Talk
從孕前開始調整
對患有氣喘的女性來說,如果能在孕前就積極做好病情的控制,將有助於減緩孕期氣喘的發生機率。吳榮良醫師建議,氣喘患者若有懷孕的計劃,可事先與專科醫師及產科醫師進行討論,在孕前先將生活作息及用藥習慣調整好,並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然後再考慮懷孕會比較適宜。遠離誘發因子
為了避免氣喘發作,準媽咪除了要積極配合治療,也應該儘量遠離環境中的誘發因子。吳榮良醫師表示,感冒是誘發氣喘的常見禍首,氣喘準媽咪最好儘量避免到人 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尤其在感冒流行期),以免感染感冒,如果待在室內,也要注意室內空氣是否流通;另外,有些氣喘患者對油漆味、香水味也容易過敏,建議最 好避免,以免引起急性發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