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選醫院跟醫師
一名懷第三胎的孕婦,日前到婦產科診所進行剖腹產,卻因為前置胎盤造成產後大出血,緊急轉往大 醫院搶救,為保住產婦性命,醫師先進行血管栓塞,但是效果不佳,最後不得已將子宮切除,不過因為失血過多導致腳跟壞死,恐怕必須截肢,在醫護人員努力下, 最後幸好免除截肢命運,不過仍必須進行漫長的傷口重建與復健。
子宮內膜受傷,前置胎盤風險高
卵子通常在輸卵管受精,之後跑到子宮腔著床,胚胎落在哪,胎盤就在那裡長出來,通常胎盤會長在子宮最上面最靠近輸卵管的地方,如果掉在下面,太靠近、甚至蓋住子宮頸口,就是所謂「前置胎盤」。
哪些孕婦是前置胎盤的高危險群?醫院婦產科林禹宏主任表示,子宮內膜曾經受過傷的婦女,會增加前置胎盤的風險,例如年紀較大的婦女或生的胎數較多,子宮內膜較容易有傷害;此外曾做過流產手術或剖腹產,胚胎較容易著床在下面而造成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的診斷
前置胎盤很容易用超音波診斷出來,根據胎盤與子宮頸的相對位置,前置胎盤可分為四個型態:
1. 低位性胎盤:胎盤位於子宮下段,距子宮頸小於2cm。
2. 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的邊緣剛好到達子宮頸內口。
3. 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覆蓋部份子宮頸。
4. 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完全覆蓋住子宮頸。
要注意的是,如果胎盤著床的位置是在以前剖腹產的傷口,有1/4的機會合併有植入性胎盤,表示胎盤深入到子宮的肌肉層。如果生產時無法將胎盤剝離,可能必須切除子宮。
足月時只有0.6%是前置胎盤
懷孕中期約在28週左右,大概有6%的孕婦有前置胎盤,但是到足月時,只剩下0.6%,因為子宮大的速度比胎盤大的速度快,因此子宮逐漸變大,就會把胎盤拉上去,所以到生產時,前置胎盤的比率會降下來,孕媽咪不用太緊張。
在哪裡生比較保險?
前置胎盤在生產時可能會有大出血等突發狀況,所以建議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最好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就像是開車一樣,直直的路大家都會開,連續轉彎就要有一定的技術,醫生也是,接生很容易,但要應付突發狀況,就需要一定程度的經驗與技術。
此外,也要儘可能選擇設備齊全、醫護人力充足的醫療院所生產,比較能因應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例如大出血時必須大量輸血)。
孕期中要注意出血、早產徵兆
前置胎盤的孕婦和其他孕婦一樣,孕期中不會有特別不舒服或不一樣的地方,因此也沒必要整天躺在床上休息。但是可能會有早產和出血的情形,所以如果有出血或子宮收縮頻繁的情形時,就要趕緊就醫,其餘就跟一般孕媽咪一樣,放鬆心情就好。
必須剖腹產!應避開胎盤
前置胎盤的產婦必須剖腹產,否則子宮頸打開就會大出血。剖腹產過程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手術前要先確定胎盤的位置,開刀時必須盡量避開胎盤,以減少出血。
如果胎盤在後面,就跟一般剖腹產一樣;如果胎盤在前面,但是偏一邊,還是可以小心的避開;假如胎盤完全擋在前面,這時候手術的動作要快,否則會因為大量出血而危及產婦與胎兒。其實只要醫生的經驗夠,前置胎盤的產婦生產過程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
產後大出血如何處理?
子宮下段的收縮比較不好,因此前置胎盤的產婦在生產後,可能因為子宮收縮不好而引發大出血,不過這種機率並不高。一般產婦即使自然產也有可能大出血,所以 都會在生產後先幫產婦按摩子宮,如果沒有效果,會給予藥物以幫助子宮收縮。假如還是無效,就會考慮將供應子宮血流的血管綁起來,或是進行血管栓塞;如果還 是無法止血,就要將子宮拿掉。
近幾年研究發現,做血管栓塞的止血效果,要比綁血管或切除子宮好很多,併發症也比較少。子宮切除可能會傷到輸尿管或膀胱,而且切除子宮後,如果產婦血液凝固功能不好,也可能會持續滲血,嚴重時會導致休克死亡。
前置胎盤的產婦絕大部分都可以順利生產,孕媽咪不要因為極少數的案例而感到憂心。
如何自我警覺?
針對前置胎盤,婦產科醫師應該事先告知生產以及產後可能出現哪些狀況,包括出血時會如何處理、嚴重時可能會切除子宮等等,各種風險都應該事先讓孕婦及家屬了解,並且要事先準備足夠的血,以因應緊急時的需要。
至於產後,產婦和家屬應該有什麼樣的自我警覺?林禹宏主任表示,產後大出血是突發狀況,無法預料。產婦在產後要注意惡露的量是否過多,正常情形在產後頭幾天,惡露的量以每2〜3小時用一片產婦墊為正常,如果很快就濕一片,甚至一直流不停,就要特別小心!應該找醫師檢查。
若前置胎盤大出血,產後24小時內會發生
前置胎盤產婦若發生大出血,主要是在產後24小時內會發生,24小時後沒異樣就表示沒問題,而且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如果出院後惡露反而變得更多,就要注意可能是其他問題造成的,例如胎盤沒有清除乾淨所致。
前置胎盤雖然會有出血、早產的可能,但是大部分可以順利生產,媽咪只要注意若有出血或早產徵兆就應該看醫生,懷孕期間不要太緊張。而到足月時,如果仍然有前置胎盤,比較要注意的是產後出血問題,產後媽咪要留意惡露量,只要產後經過24小時沒問題,就表示安全了!
一名懷第三胎的孕婦,日前到婦產科診所進行剖腹產,卻因為前置胎盤造成產後大出血,緊急轉往大 醫院搶救,為保住產婦性命,醫師先進行血管栓塞,但是效果不佳,最後不得已將子宮切除,不過因為失血過多導致腳跟壞死,恐怕必須截肢,在醫護人員努力下, 最後幸好免除截肢命運,不過仍必須進行漫長的傷口重建與復健。
子宮內膜受傷,前置胎盤風險高
卵子通常在輸卵管受精,之後跑到子宮腔著床,胚胎落在哪,胎盤就在那裡長出來,通常胎盤會長在子宮最上面最靠近輸卵管的地方,如果掉在下面,太靠近、甚至蓋住子宮頸口,就是所謂「前置胎盤」。
哪些孕婦是前置胎盤的高危險群?醫院婦產科林禹宏主任表示,子宮內膜曾經受過傷的婦女,會增加前置胎盤的風險,例如年紀較大的婦女或生的胎數較多,子宮內膜較容易有傷害;此外曾做過流產手術或剖腹產,胚胎較容易著床在下面而造成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的診斷
前置胎盤很容易用超音波診斷出來,根據胎盤與子宮頸的相對位置,前置胎盤可分為四個型態:
1. 低位性胎盤:胎盤位於子宮下段,距子宮頸小於2cm。
2. 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的邊緣剛好到達子宮頸內口。
3. 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覆蓋部份子宮頸。
4. 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完全覆蓋住子宮頸。
要注意的是,如果胎盤著床的位置是在以前剖腹產的傷口,有1/4的機會合併有植入性胎盤,表示胎盤深入到子宮的肌肉層。如果生產時無法將胎盤剝離,可能必須切除子宮。
足月時只有0.6%是前置胎盤
懷孕中期約在28週左右,大概有6%的孕婦有前置胎盤,但是到足月時,只剩下0.6%,因為子宮大的速度比胎盤大的速度快,因此子宮逐漸變大,就會把胎盤拉上去,所以到生產時,前置胎盤的比率會降下來,孕媽咪不用太緊張。
在哪裡生比較保險?
前置胎盤在生產時可能會有大出血等突發狀況,所以建議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最好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就像是開車一樣,直直的路大家都會開,連續轉彎就要有一定的技術,醫生也是,接生很容易,但要應付突發狀況,就需要一定程度的經驗與技術。
此外,也要儘可能選擇設備齊全、醫護人力充足的醫療院所生產,比較能因應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例如大出血時必須大量輸血)。
孕期中要注意出血、早產徵兆
前置胎盤的孕婦和其他孕婦一樣,孕期中不會有特別不舒服或不一樣的地方,因此也沒必要整天躺在床上休息。但是可能會有早產和出血的情形,所以如果有出血或子宮收縮頻繁的情形時,就要趕緊就醫,其餘就跟一般孕媽咪一樣,放鬆心情就好。
必須剖腹產!應避開胎盤
前置胎盤的產婦必須剖腹產,否則子宮頸打開就會大出血。剖腹產過程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手術前要先確定胎盤的位置,開刀時必須盡量避開胎盤,以減少出血。
如果胎盤在後面,就跟一般剖腹產一樣;如果胎盤在前面,但是偏一邊,還是可以小心的避開;假如胎盤完全擋在前面,這時候手術的動作要快,否則會因為大量出血而危及產婦與胎兒。其實只要醫生的經驗夠,前置胎盤的產婦生產過程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
產後大出血如何處理?
子宮下段的收縮比較不好,因此前置胎盤的產婦在生產後,可能因為子宮收縮不好而引發大出血,不過這種機率並不高。一般產婦即使自然產也有可能大出血,所以 都會在生產後先幫產婦按摩子宮,如果沒有效果,會給予藥物以幫助子宮收縮。假如還是無效,就會考慮將供應子宮血流的血管綁起來,或是進行血管栓塞;如果還 是無法止血,就要將子宮拿掉。
近幾年研究發現,做血管栓塞的止血效果,要比綁血管或切除子宮好很多,併發症也比較少。子宮切除可能會傷到輸尿管或膀胱,而且切除子宮後,如果產婦血液凝固功能不好,也可能會持續滲血,嚴重時會導致休克死亡。
前置胎盤的產婦絕大部分都可以順利生產,孕媽咪不要因為極少數的案例而感到憂心。
如何自我警覺?
針對前置胎盤,婦產科醫師應該事先告知生產以及產後可能出現哪些狀況,包括出血時會如何處理、嚴重時可能會切除子宮等等,各種風險都應該事先讓孕婦及家屬了解,並且要事先準備足夠的血,以因應緊急時的需要。
至於產後,產婦和家屬應該有什麼樣的自我警覺?林禹宏主任表示,產後大出血是突發狀況,無法預料。產婦在產後要注意惡露的量是否過多,正常情形在產後頭幾天,惡露的量以每2〜3小時用一片產婦墊為正常,如果很快就濕一片,甚至一直流不停,就要特別小心!應該找醫師檢查。
若前置胎盤大出血,產後24小時內會發生
前置胎盤產婦若發生大出血,主要是在產後24小時內會發生,24小時後沒異樣就表示沒問題,而且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如果出院後惡露反而變得更多,就要注意可能是其他問題造成的,例如胎盤沒有清除乾淨所致。
前置胎盤雖然會有出血、早產的可能,但是大部分可以順利生產,媽咪只要注意若有出血或早產徵兆就應該看醫生,懷孕期間不要太緊張。而到足月時,如果仍然有前置胎盤,比較要注意的是產後出血問題,產後媽咪要留意惡露量,只要產後經過24小時沒問題,就表示安全了!
林禹宏
學歷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
台大醫院醫師
美國康乃爾大學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殖科學中心訪問學者
美國生殖醫學會會員
現任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任
輔仁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
經歷
台大醫院醫師
美國康乃爾大學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殖科學中心訪問學者
美國生殖醫學會會員
現任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任
輔仁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