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家鄉菜 巧手釀豆腐 脹爆荷包好客
客家人居於山區,其飲食習慣深受環境影響,所以都以粗菜為主,不過簡單之中都見細心,好像東江釀豆腐,別以為只把肉放在豆腐上便算,正宗的做法是把肉碎釀入薄薄的豆腐中間!而且餡料絕不少,將豆腐弄得脹如荷包,少點心思也不成!
記者:徐務研 攝影:譚盈傑 示範:吳永皓(紅廚總廚)
客家婆仔大埔墟聚腳
一想起客家菜,便聯想起粗菜,皆因客家人多居於山區,許多食材都是就地 取材,沒有大魚大肉,於是很少會吃到海鮮,農村風味較重。 吳永皓師傅是渭陽客家人,爺爺是富貴人家,嫲嫲則生於大家族,經常宴客,於是比起一般客家菜,嫲嫲的手藝來得比較精緻,吳師傅乃是長子嫡孫,是嫲嫲的心頭 肉,自小便吃慣巧手客家菜,盡得她真傳,吳師傅:「最深刻就是她做的釀豆腐,薄薄的豆腐竟能釀入這麼多的餡料!」 四川人好辣,潮州人好魚鮮,那客家人呢?吳師傅:「他們非常好鹹味食材,因為以前沒雪櫃,於是客家食材多以醃製的食物為主,如鹹菜、東江鹹雞等,食物的鹹 味也稍為偏重。」果然夠樸實,連飲食口味也來得十分實事求是。 客家人的特色在於四處流徙,為了維持生計,不斷到新的地方落腳,於是客家人早在八國聯軍之前已進駐香港,圍村的原居民及水上人都是客家人,而且食材及菜式 早早融入了廣府菜。如果要買到客家菜式,吳師傅推介大埔街市:「客家人多居於大埔、錦田及元朗,大埔多三門仔的水上人及圍村客家人,更有不少婆仔平日在兜 售茶粿。」
材料
鹹魚1両、豬肉/鯪魚肉各3両、豆腐2件、豉油1湯匙、糖1/2湯匙、雞湯100毫升、生粉水適量
做法
1. 先將鹹魚隔水蒸約5分鐘至熟,拆出鹹魚肉,加豬肉、鯪魚肉,拌勻,並撻約20-30次至起膠。 2.將豆腐切半吋厚條,用筷子在豆腐中央開,用手傍着豆腐,釀入(1)。 3. 以大火燒熱鑊,加入(2)後轉細火,將兩面煎至金黃色,盛起。 4. 鑊內加入雞湯,加入少許剩下的(1),以鑊鏟弄散,加豉油、糖、生粉水埋芡,豆腐回鑊兜炒勻即成。
貼士:釀豆腐技巧在於傍着豆腐的力度,太輕會接不住肉碎,太重則會把豆腐擠爛。
材料
鱔肚2両、葱白4棵、雞湯150毫升、葱青/豬肉碎/老抽/燒酒各少許、生抽1湯匙
做法
1. 鱔肚浸水1小時至軟,剪成小段後汆水4至5分鐘。 2. 鑊內下油先爆香葱白,加入豬肉碎、鱔肚、雞湯、生抽、老抽、燒酒,煮至乾身,待鱔肚吸乾湯汁後,最後下葱青上碟即成。
材料
梅菜4両、糖2湯匙、雞粉1湯匙、燒酒10毫升、五花腩1斤、生抽/老抽各30毫升
做法
1. 五花腩汆水約20分鐘至熟,撈起後用水冲走油份,切約半吋厚件。 2. 梅菜切碎,加五花腩、生抽、老抽、燒酒、糖、雞粉拌勻。 3. 將豬肉放在碗內,豬皮向下,加梅菜及汁料,隔水蒸2-3小時至熟,取出後倒扣上碟即成。
■大埔墟街市非常大,而且賣的東西一應俱全!
■香港梅菜(左)、惠州梅菜(右) 各$1.5/両(大埔墟街市D71號舖)
■酸蘿蔔 $8/包(大埔墟街市W51號舖)
■客家黃酒 $25/斤(大埔墟街市D49號舖)
■鱔肚$2,000起/斤(中港藥業,大埔懷義街12號地下)
■李姑的茶粿全是自家製!
花生茶粿 吳師傅小時的至愛,餡料可加蘿蔔絲、眉豆等。$10/兩件
艾粄 因為艾草於春天當造,故稱為春天粄,有清熱功效。$10/兩件
雞屎藤粄 加入雞屎藤,帶草藥味,有解毒祛濕功效。$10/兩件
喜粄 沒有餡料,味道比較清淡及簡單。$10/兩件
客家人居於山區,其飲食習慣深受環境影響,所以都以粗菜為主,不過簡單之中都見細心,好像東江釀豆腐,別以為只把肉放在豆腐上便算,正宗的做法是把肉碎釀入薄薄的豆腐中間!而且餡料絕不少,將豆腐弄得脹如荷包,少點心思也不成!
記者:徐務研 攝影:譚盈傑 示範:吳永皓(紅廚總廚)
客家婆仔大埔墟聚腳
一想起客家菜,便聯想起粗菜,皆因客家人多居於山區,許多食材都是就地 取材,沒有大魚大肉,於是很少會吃到海鮮,農村風味較重。 吳永皓師傅是渭陽客家人,爺爺是富貴人家,嫲嫲則生於大家族,經常宴客,於是比起一般客家菜,嫲嫲的手藝來得比較精緻,吳師傅乃是長子嫡孫,是嫲嫲的心頭 肉,自小便吃慣巧手客家菜,盡得她真傳,吳師傅:「最深刻就是她做的釀豆腐,薄薄的豆腐竟能釀入這麼多的餡料!」 四川人好辣,潮州人好魚鮮,那客家人呢?吳師傅:「他們非常好鹹味食材,因為以前沒雪櫃,於是客家食材多以醃製的食物為主,如鹹菜、東江鹹雞等,食物的鹹 味也稍為偏重。」果然夠樸實,連飲食口味也來得十分實事求是。 客家人的特色在於四處流徙,為了維持生計,不斷到新的地方落腳,於是客家人早在八國聯軍之前已進駐香港,圍村的原居民及水上人都是客家人,而且食材及菜式 早早融入了廣府菜。如果要買到客家菜式,吳師傅推介大埔街市:「客家人多居於大埔、錦田及元朗,大埔多三門仔的水上人及圍村客家人,更有不少婆仔平日在兜 售茶粿。」
梅菜 七蒸七曬
梅菜以惠州做得最好,由冬芥菜醃製而成,因大約二月開春梅花時收成,據說因而稱為梅菜。梅菜要經過三蒸三曬,更講究的會七蒸七曬。梅菜分鹹甜兩種,若做梅菜扣肉,多以甜梅菜入饌。本港梅菜顏色與味道均較淡;惠州的則較深色,味道重一點。酸蘿蔔 獨家醃製
客家人愛吃醃製食材,酸蘿蔔就是其中一種,多用來燜魚。檔主芬姐是客家人,其菜檔在大埔墟街市非常出名,蔬果選擇夠多,不過最特別是自家製客家酸蘿蔔。原來芬姐每天收檔後都會將蘿蔔切條搓鹽,瀝乾後加醋醃成客家酸蘿蔔。客家黃酒 坐月補品
由糯米釀成的甜酒,喜慶彌月時用來招待人客,多用來煮成客家雞酒,坐月子的絕佳補品。吳師傅:「現在已很少見黃酒了,皆因不是大眾口味,但其入口味美。」在街市見到有自製黃酒時,都感到驚訝,原是老闆親手釀製:「這些黃酒最起碼要釀兩個月。」鱔肚 矜貴上菜
客家人最愛吃門鱔,並用魚鰾來沙爆成鱔肚,對吃慣粗菜的客家人來說已是上菜,鱔肚比一般魚肚更厚身,膠質更重。吳師傅:「中港藥業口碑很好,很多住大埔的客家人在移民外國後,也會拜託這兒寄貨,於是流量非常快,絕不會缺貨。」客家茶粿 自家鮮製
傳 統稱為「粄」,是指用米漿加配料做成的點心,客家的粄多達幾十款,樸實不花巧。客家人於清明期間習慣吃清明粄或叫春天粄,是以當造的雞屎藤及艾草做成。而 大埔墟街市附近的懷義街,偶然會見到李姑出現,今年68歲的她,做了茶粿幾十年,一大清早便做茶粿,於是個個茶粿都是新鮮出爐。問她為甚麼不退休,她說: 「賣茶粿都是為興趣。」除李姑外,也有不少客家婆仔早上十時後在此現身,大家可以撞撞手神!東江釀豆腐
坊間的釀豆腐,多是把肉碎釀在豆腐上,而正宗的東江豆腐則是在薄薄的豆腐中技巧地釀入肉碎,令豆腐脹成荷包般,絕對是巧手菜!材料
鹹魚1両、豬肉/鯪魚肉各3両、豆腐2件、豉油1湯匙、糖1/2湯匙、雞湯100毫升、生粉水適量
做法
1. 先將鹹魚隔水蒸約5分鐘至熟,拆出鹹魚肉,加豬肉、鯪魚肉,拌勻,並撻約20-30次至起膠。 2.將豆腐切半吋厚條,用筷子在豆腐中央開,用手傍着豆腐,釀入(1)。 3. 以大火燒熱鑊,加入(2)後轉細火,將兩面煎至金黃色,盛起。 4. 鑊內加入雞湯,加入少許剩下的(1),以鑊鏟弄散,加豉油、糖、生粉水埋芡,豆腐回鑊兜炒勻即成。
貼士:釀豆腐技巧在於傍着豆腐的力度,太輕會接不住肉碎,太重則會把豆腐擠爛。
紅燒鱔肚
門鱔是客家人的上等菜,他們愛活用門鱔的每一個部份,門鱔肚比一般魚肚重膠質,比較厚身,口感更佳,盡吸湯汁,以簡單紅燒的方式,已非常味美!材料
鱔肚2両、葱白4棵、雞湯150毫升、葱青/豬肉碎/老抽/燒酒各少許、生抽1湯匙
做法
1. 鱔肚浸水1小時至軟,剪成小段後汆水4至5分鐘。 2. 鑊內下油先爆香葱白,加入豬肉碎、鱔肚、雞湯、生抽、老抽、燒酒,煮至乾身,待鱔肚吸乾湯汁後,最後下葱青上碟即成。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傳統的客家菜,客家人愛大塊肉,所以都是切成大方塊,並且配以甜梅菜煮之,而梅菜是吸油食材,於是五花腩要選比較肥的,太瘦會變得太乾!材料
梅菜4両、糖2湯匙、雞粉1湯匙、燒酒10毫升、五花腩1斤、生抽/老抽各30毫升
做法
1. 五花腩汆水約20分鐘至熟,撈起後用水冲走油份,切約半吋厚件。 2. 梅菜切碎,加五花腩、生抽、老抽、燒酒、糖、雞粉拌勻。 3. 將豬肉放在碗內,豬皮向下,加梅菜及汁料,隔水蒸2-3小時至熟,取出後倒扣上碟即成。
■大埔墟街市非常大,而且賣的東西一應俱全!
■香港梅菜(左)、惠州梅菜(右) 各$1.5/両(大埔墟街市D71號舖)
■酸蘿蔔 $8/包(大埔墟街市W51號舖)
■客家黃酒 $25/斤(大埔墟街市D49號舖)
■鱔肚$2,000起/斤(中港藥業,大埔懷義街12號地下)
■李姑的茶粿全是自家製!
花生茶粿 吳師傅小時的至愛,餡料可加蘿蔔絲、眉豆等。$10/兩件
艾粄 因為艾草於春天當造,故稱為春天粄,有清熱功效。$10/兩件
雞屎藤粄 加入雞屎藤,帶草藥味,有解毒祛濕功效。$10/兩件
喜粄 沒有餡料,味道比較清淡及簡單。$10/兩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