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衞生署在○九年的一項調查,訪問了本港二千多名市民,發現每十名十五歲或以上的人士,便有四人體重超標,即超出世界衞生組織為亞洲人訂下的體重指標(BMI)為二十三的標準。
而近日香港一項對兒童體重調查顯示,港童肥胖比率直逼歐美等國家,超重的兒童愈來愈常見,肥仔、肥女愈來愈多,中醫認為兒童肥胖形成有內因、外因兩種,要減肥必先改善體質,健脾胃、補肝腎。
而近日香港一項對兒童體重調查顯示,港童肥胖比率直逼歐美等國家,超重的兒童愈來愈常見,肥仔、肥女愈來愈多,中醫認為兒童肥胖形成有內因、外因兩種,要減肥必先改善體質,健脾胃、補肝腎。

中醫認為兒童肥胖的形成有內因、外因兩種,要減肥必先改善體質,健脾胃、補肝腎,再配合足夠的運動及均衡的飲食,邪毒便不會積存體內。
肥人多病痛
忙碌的商業社會、令人不自覺地步伐加快,兒童也不能例外,西方速食文化席捲全球,香港兒童亦步亦趨,一日三餐都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加上功課繁忙,閒暇時間都給了補習社,基本運動時間都沒有了,久而久之體重當然愈來愈超標。古語有謂:「諸病皆由肥胖起」,的確肥胖可導致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動脈硬化、高血壓、中風、脂肪肝及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另外,肥胖病屬於傳統中醫的「肥人」範疇。早在二千年前的中醫典籍,就已有深入描述。如《素問.通評虛實論》中曰:「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意思指 肥胖權貴者患有中風、氣喘等症,大多由嗜食肥膩濃味所致,這與現代觀點非常脗合;飲食習慣、運動、體質及情緒等都是致肥因素,肥胖亦與糖尿病、中風及心臟 病有密切關係。
先改善體質
中醫認為兒童肥胖的形成有內因、外因兩種,內因多與先天稟賦遺傳體質有關,外因主要與飲食不均、過食肥甘厚味、精神壓力、運動不足等有關。厚味損傷脾胃、導致脾部不能正常運作從而不能正常消化、積濕成痰,導致水濕、痰濁、膏脂等病理產物囤積於體內形成肥胖。肥胖多為「本虛標實」之症,「本虛」以氣虛為主,兼及陰虛、陽虛,以脾胃為主,次為腎及肝膽;「標實」則指水濕、痰濁、膏脂等邪毒。要減肥必先改善 體質,健脾胃、補肝腎,使全身水液隨之暢流,促進整體的新陳代謝,使熱能代謝得到充分消耗,再配合足夠的運動及均衡的飲食,邪毒便不會積存體內。
清胃消脂食療
以下兩劑清胃消脂的食療,有助調理小朋友的體質,促進新陳代謝,不妨參考:胃熱症狀:多食常覺肚餓、肚脹、大便秘結
食療:清胃牛蒡湯用料:大黃二錢、厚朴三錢、山楂四錢、牛蒡三錢、萊服子三錢、枳實三錢、陳皮二錢、白蘿蔔三條、乾鴨腎二個、芹菜一兩
做法:先將蘿蔔去皮、切片,乾鴨腎及藥材(放入布袋),文火煲一小時,再放芹菜、葱花滾十分鐘即可。
痰濁症狀:胸膈痞滿,痰涎壅盛,肢體困倦
食療:消脂化痰湯用料:栝萋仁三錢、陳皮二錢,旋覆花四錢、款冬花四錢、生薑四片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文火煎一小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