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
對於添加「嬰兒副食品」。我的建議是要把握三大原則:一、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
二、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孩子更要從四個月大開始吃。
三、什麼食物都可以添加,除非吃了會產生過敏症狀。
十年前,專家大多建議六個月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孩子,通常會被建議再延後些。然而,有愈來愈多報告顯示,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 少,反而可能會增加過敏機率。所以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建議四到六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我個人也覺得這比較符合嬰兒發育的節奏。
至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至六個月才開始添加副食品,也是非常正確的做法,但前提是「純母乳哺餵」,這在一些貧窮的國家媽媽非常重要。對這些國家的寶寶而言,親餵母乳是唯一保證衛生的食物來源,其他食物都可能有造成感染的風險。
太晚接觸副食品 餵食易失敗
四個月大的嬰兒會有吐舌反應,不可能吃得很好,如果等六個月大才開始嘗試副食品的話,真正吃進均衡的食物大概已經七、八個月大了,那時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
個性,懂得挑食,很容易餵食失敗。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孩子是因為太晚接觸副食品導致餵食困難,有的甚至到了一歲多還只喝奶不吃東西。所以我建議,不管
是否懷疑有過敏體質,等寶寶滿四個月大,對食物產生興趣,就可以給副食品。
等嬰兒可以順利吞嚥副食品時,就可以開始增加食物的變化:
第一階段是自製的糙米粥、或米精、麥精;
第二階段是各式五穀根莖類;第三階段則可以試試蔬果類; 然後再增加豆類、肉類、魚類等其他蛋白質。增加的速度大約是一個星期增加一種新的,更精確的說,如果是五穀根莖類或蔬果類,三、四天就可以試第二樣,但如 果是其他蛋白質,最好觀察一個星期。
第一階段是自製的糙米粥、或米精、麥精;
第二階段是各式五穀根莖類;第三階段則可以試試蔬果類; 然後再增加豆類、肉類、魚類等其他蛋白質。增加的速度大約是一個星期增加一種新的,更精確的說,如果是五穀根莖類或蔬果類,三、四天就可以試第二樣,但如 果是其他蛋白質,最好觀察一個星期。
等副食品愈吃愈多時,對奶的需求量自然就會開始減少。如果以六個月大嬰兒每天六餐奶來看,平均到了八個月大時可以斷掉一餐奶,十個月大時可以少掉兩餐奶,
到一歲幾乎可以和成人一樣,正常吃三餐,然後再斟酌該給的奶量。這時副食品已經是主要營養來源,牛奶的攝取量並不多,大約三百C.C,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數值,反正只要孩子吃得很好,很均衡,不喝奶都沒有關係。
開始攝取新食物的頭幾天,要注意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長疹子,尤其是嘴巴附近或身上,或是大便有血絲,拉肚子,都有可能是食物過敏的反應。另外,跟正常母乳
稀便辨別的方法是:食物過敏腹瀉的稀便,因為沒有被腸胃充分消化吸收,大便偏酸,一接觸屁股很快就紅起來,甚至出現尿布疹。
不過也不用太反應過度,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大便裡有雜質,就緊張跑來醫院。在大便裡看到紅蘿蔔、玉米粒或糙米的殼,都屬正常。所謂食物纖維是幫助腸胃道消
化吸收,但不會真正被吸收,像糙米殼本來就要排出來。所以只要食慾好,精神也好,屁股也不紅,拉出來的食物不是很刺激性,其實不用擔心。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我寫的書介紹之「懶人電鍋法」,教父母如何輕鬆做嬰兒副食品。別小看這種不用大腦的煮法,它不但方便快速,而且是最能夠保持食物完整營
養的方式之一。如果孩子對於副食品出現不耐煩或不愛吃的態度,可能要想想看,是不是東西太淡了,不好吃?其實可以加一點點鹽巴、橄欖油,甚至是糖來調味,
或變化一些顏色,讓食物看起來可口些。如果食物的口味還不錯,寶寶還是不吃,有可能是形狀不對。有些寶寶就是天賦異稟,不喜歡泥狀食物,才七、八個月大就
想吃有顆粒、有口感的食物,如果寶寶想吃成人碗裡的食物,只要不是具強烈刺激性的,不妨順著他。
雖然自己煮副食品營養又衛生,但偶爾吃嬰兒罐頭食品我也不反對,我自己出門時也會帶著,因為實在很方便。不過,最好不要常吃。道理很簡單,把蘋果打成泥
狀,再擱置十五分鐘,果泥就會沉澱、變黑,但為什麼罐頭食品的蘋果泥就不會變黑?因為加了抗氧化劑。而不會沉澱是因為加了起雲劑。抗氧化劑和起雲劑不是不
好,但畢竟屬於食物添加物,能免則免。
通常在十個月大到一歲間,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自己的個性,有的會開始耍脾氣,會想要吃大人的食物,也不喜歡人家餵,這時可以準備一些可以讓孩子自己用手抓食
的手指食物(Finger
Food),只要不太硬,什麼種類都可以。比如土司撕成一片片,或將煮軟的紅蘿蔔及馬鈴薯切成一塊塊的,放到盤子裡讓寶寶自己拿,這不但會讓寶寶覺得很有
樂趣,又可以促進手眼協調。不一定要用湯匙,只要讓孩子吃飯沒有壓力,弄得滿地也無所謂,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候吃飯會不專心,對周遭
的興趣遠大於食物,這時父母應該扮演引導的角色,讓寶寶找回吃飯的樂趣。首先,把吃飯的主權還給孩子,讓他決定吃什麼,吃多少,千萬不要把一盤滿滿的食物
放在孩子面前,這樣寶寶的壓力會很大,尤其如果要求他要吃光光。有個小撇步是,可以給寶寶一個很大的盤子,上面放很少的菜,然後孩子會開始挑他喜歡的東西
吃,一面挑一面吃,到最後他會有成就感地吃光光。而且用這個方法,可以很容易測試出寶寶對食物種類的好惡。
對於孩子不喜歡的食物,可以想辦法把它打爛,和在其他食物裡面,讓他看不出來這是什麼東西,或者盡量尋找可替代品。例如他不喜歡吃青菜,就可找水果替代,
沒有必要非吃哪個東西不可。另外,等他心情好的時候,讓他再試試,如果孩子不喜歡某樣食物,等哪一天他玩得很 High
時,也許突然間就覺得這東西沒那麼討厭。反正不要心急,一般孩子從不喜歡到喜歡,大概要試三十次以上。
有個研究是,爸媽如果吃東西很開心,孩子就會覺得吃東西很開心,基本上吃飯時不要太嚴肅,這比你在準備食物時的各種巧思來得重要。總而言之,吃飯的心情要輕鬆愉快,準備副食品的量沒吃完也沒關係,絕對不要強迫餵食,讓孩子享受吃東西的樂趣。
嬰兒副食品添加原則與禁忌
在嬰兒期中,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原先的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另外還應予一些固體食物,這就是一般坊間所稱的副食品(即離乳食)。
在這個階段中,父母若是能充份掌握副食品給予原則,就輕輕鬆鬆贏得寶寶的健康了。完整均衡的營養,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
餵寶寶吃副食品原則禁忌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所所需要的營養當然也一天天的增多;要判別寶寶是否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媽媽可先觀察寶寶的體重;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若出生時為2800公克,則滿5600公克),媽媽便可以開始給予他適當的副食品。
此外,若是寶寶的生理狀況已表現出趴著時撐起頭部、自已能稍微保持坐姿、喜歡吃手,並且對食物表現出高度的興趣時,則也可以開始給予他副食品。
餵寶寶吃副食品原則
配合嬰兒的發育,作適當的調整, 先由流質食物開始,半流質食物,再到固體食物,並配合寶寶的需要與適應做增加調整。每個寶寶都各有不同的發育狀況、食慾和食量,請爸媽在更換副食品時能多加留意。
在嬰兒健康情形良好時,才給新的食物,並在時間充裕時餵食。可以選擇易消化、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開始;一次只能試餵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開始逐漸增加,濃度由稀漸濃。
每餵食一種新的副食品,必須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有無過敏反應。
如:有沒有腹瀉,嘔吐,皮膚紅疹等,一次餵食一種新食物,如此可知何種食物會引起過敏。若寶寶適應良好,3-5天後才可換另一種新食物。
如有異狀發生,必須暫停餵食,待症狀消失一陣子再餵食看看;如仍有異狀,即停止餵食該種食物,並帶寶寶去看醫生。添加副食品後,嬰兒的大便可能會較軟,有時一些切碎的食物會原封不動的排出,只要大便不稀就沒有關係。
不可強迫餵食,可在嬰兒空腹時先給予輔助食品後再餵奶。
副食品食材以天然食物為主,最好不要依照大人的喜好調味,避免給予太甜、太鹹、太冷、太熱等的食物,以免養成寶寶嗜吃某種口味或養成重口味的習慣。建議爸媽不要添加調味料於副食品中,盡可能以天然食物做為食物成分。
食品宜新鮮,雙手、用具要注意清潔衛生。
市面上有各種現成的嬰兒食品罐頭,雖然方便,但不特別建議使用。嬰兒的食品仍是以天然、少人工的為優先。如要購買,一定要注意其使用年限,包裝是否安全,內含物是否新鮮。一旦開罐後,要注意其使用期限。(通常必須在24小時內食用完。)
給予寶寶副食品絕對不可以放在奶瓶中,以避免過度餵食。
使用筷子或湯匙餵食是正確飲食習慣建立的基石。當寶寶坐的穩時就可以準備一張高腳餐椅,養成要吃東西時就坐在高腳椅上的習慣。如果他爬起來想要玩耍的時候就讓他離開,不要養成追著孩子餵食的壞習慣。
應將輔助食品置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訓練嬰兒漸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滿周歲後三餐可與大人同時進餐,上午十時與下午三時可給牛奶或水果,盡量不要給無益的零食如糖果、巧克力糖等,漸漸養成寶寶良好的均衡飲食習慣
添加副食品的禁忌
最後,有一些添加副食品的禁忌必須再次提醒媽媽們;首先是食物的選擇,在寶寶的牙齒還沒有生長完全之前,媽媽們應注意食物的軟硬問題,特別是有骨頭 或有刺的食物,一定得特別小心。還有,為了避免寶寶養成偏食的習慣,媽媽們應避用調味料調理副食品;當然,油炸、辛辣或是太冰的東西也不適合給寶寶吃。
另外,有部份的蔬(菜像是胡蘿蔔、芒果、南瓜等)因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所以易使得寶寶的皮膚變黃;因為維他命C雖有益,但卻屬於脂溶性,食入後會囤積於體內,而使得寶寶的皮膚黃;雖說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掉,但還是不應該讓寶寶吃太多,適量就好。
米粉與麥粉,最好先給米粉
因為麥粉較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
此外,蛋白質也是極易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毛櫻曼營養師建議,必須要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時才能給予蛋黃,而全蛋則要等到寶寶十個月大後才可嘗試。
不要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食
米、麥粉混合奶水餵食,通常會使得正常濃度的奶水變濃,而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且同時對於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都會增加;所以混合餵食或許節省了些時間,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好處的。
新手媽媽在準備副食品時,可以把握下列六大原則,讓寶寶吃得營養又健康:
1.食物單一化:準備的食材必須新鮮,給予副食品的內容最好單一化,不要幾種蔬菜混著吃,一次給予一種即可,讓寶寶先吃過幾次之後,再慢慢加其他的食物。
2.食品少加工:副食品最好避免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肉鬆、肉品罐頭。
3.烹調少調味:烹調方式盡量低油、無調味。吃了過多調味料的食物會讓寶寶口味變重,以後就不太吃口味比較淡的天然食品,而偏向吃較甜、較鹹的食物。
4.容易吞嚥:一定要料理成容易吞嚥的食物型態,如泥、糊狀。
5.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若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要延後給予蛋黃或帶殼的海鮮及蝦貝類、花生類等食品。
6.注意烹調過程的衛生安全:烹調蔬菜的過程是先洗淨、川燙、切碎、高溫烹煮,這樣才能達到充分殺菌的目的,並減少農藥殘留。
完整的營養最健康</ 寶寶副食品製作的技巧
新手媽媽在幫寶寶準備副食品時,從食物的選擇與餵食的頻率都要把握一個最大的原則,那就是「循序漸進」。
食物類型:在添加副食品時,應依食物是否引起過敏的程度依序添加。建議順序為:米、穀類→水果→蔬菜→豆類→肉類→蛋類。
當寶寶吃了某種食物後,出現紅疹、腹脹、腹瀉等過敏現象時,應暫停餵食,並就醫確認是否因為食物引起或其他原因造成。
種類多寡:每次僅添加一種類食物,且建議每種食物餵食5~7天左右的時間,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寶寶對食物的喜好,也能藉由這樣的方式觀察寶寶是否對某些食物過敏。
食物狀態:寶寶的咀嚼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前,必須先改變食物的狀態,而讓寶寶先適應食物咀嚼的口感,使寶寶接受進食副食品。而食物狀態的順序應為:液體→半流質→泥狀→條狀→塊狀。逐漸的寶寶就可以和成人吃一樣的食物了。
餵食頻率:剛開始學習用不同進食方式的寶寶,吃副食品的速度一定會比喝ㄋㄟㄋㄟ的速度慢,為了不讓寶寶因為太餓而缺乏耐性練習咀嚼,建議剛開始餵食副食品時,在兩次哺乳之間餵食,再逐漸增加餵食頻率,減少哺乳次數。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飲食指南,每個人每天都要攝取下列六大項的食物才叫均衡飲食,副食品準備也是如此,才能盡早讓寶寶接受各種不同食物的風味。
另外有幾點要注意的是</
添加食物要由少量開始:剛開始吃新的副食品時須從少量試起,無任何不適再漸漸加量,且每次只單獨選擇一種吃,適應後再吃另一種。如很順利時,則可混合吃,或以各類食物輪流餵食。
不要因為任何小理由而放棄嚐試副食品,例如大便稍微稀一點並無關係,沒有必要一點稀便即大為緊張。
水果要選果皮容易處理,且農業污染及病原感染機會少者。
蛋、魚、肉、肝要新鮮且煮熟,注意清潔。
對食器消毒及食物之保存要多加小心。準備食物時要勤洗手。
儘量以天然食物為主,少加調味料,以免造成過早拒吃原來之奶水或偏食,甚至造成成人後之病痛潛因。
如真的沒有時間調製副食品,可使用罐裝嬰兒食品,但要注意保存時效。成人之罐頭食品口味太重,不可給嬰兒吃。菠菜、甜菜、蘿蔔含多量硝酸鹽,也不適合一歲內嬰兒。
六個月後副食品吃得很好者,原有嬰兒奶粉可不必馬上改為所謂高蛋白(較大嬰兒)奶粉,吃母奶之嬰兒必須注意蛋白質(肉、蛋)之補充。全脂奶(即一般牛奶)至少要周歲方可開始吃。其實較大嬰兒奶粉可吃到二歲左右。
過了周歲由於營養來源有多種,吃奶主要是補充鈣質及一些維生素,並非熱量之重要來源,吃什麼奶已無關緊要。
最好先請教醫護人員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婆婆、媽媽、親友同事、雜貨店老闆之意見不一定正確。
嬰兒3階段副食品給予原則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所所需要的營養當然也一天天的增多;在這個階段中,父母若是能充份掌握副食品給予原則,就輕輕鬆鬆贏得寶寶的健康了。 完整均衡的營養,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在嬰兒期中,母乳當然是寶寶最 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原先的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另 外還應予一些固體食物,這就是一般坊間所稱的副食品(即離乳食)。 副食品給予原則 但對於原本只咰奶水的寶寶來說,「作麼給」他吃副食品可是一大學問;例如開始給予的時機,新光醫院小兒科林姃慧醫師便表示,並不是一定 要從滿四個月開始。要判別寶寶是否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媽媽可先觀察寶寶的體重;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若出生時為2800公克,則滿 5600公克),媽媽便可以開始給予他適當的副食品。此外,若是寶寶的生理狀況已表現出趴著時撐起頭部、自已能稍微保持坐姿、喜歡吃手,並且對食物表現出 高度的興趣時,則也可以開始給予他副食品。 當然,有一些餵食副食品時的常見狀況是您必須先知道、好做些心理準備的,這些狀況有: |
||||||||||||||||||||||||||||||||||||||||||||||||||||||||||||||||||
1.寶寶拒食林姃慧醫師表示,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拒食,因為當寶寶符合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恰好為寶寶的厭奶 期(寶寶三、四個月),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讓媽媽傷透腦筋;針對這個問題,林姃慧醫師表示唯一的不二法門,就是鍥而不捨的多試幾次,讓寶 寶適應。 |
||||||||||||||||||||||||||||||||||||||||||||||||||||||||||||||||||
2.奶中「加料」好不好?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產生了異於平常的哭鬧,或有出疹、拉肚子等狀況發生,則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時,一次只能給一樣。例如在開始給寶 寶吃米糊時,就應該除了母奶或嬰兒配方奶外只給寶寶米糊,並且要一連試個幾天,確定寶寶對米糊不會過敏時,才換另一種副食品。林姃慧醫師還補充,假如已確 定寶寶為過敏體質,或是家族都有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時,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時機就應順延,至寶寶六、七個月時再開始。 |
||||||||||||||||||||||||||||||||||||||||||||||||||||||||||||||||||
3.米粉與麥粉,最好先給米粉醫院營養師毛緓曼提到,因為麥粉較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 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此外,蛋白質也是極易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毛櫻曼營養師建議,必須要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時才能給予蛋黃,而全蛋則要等到寶寶十個月大 後才可嘗試。 |
||||||||||||||||||||||||||||||||||||||||||||||||||||||||||||||||||
4.不要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食
|
||||||||||||||||||||||||||||||||||||||||||||||||||||||||||||||||||
5.4-6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
||||||||||||||||||||||||||||||||||||||||||||||||||||||||||||||||||
6.7-9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
||||||||||||||||||||||||||||||||||||||||||||||||||||||||||||||||||
7.10-12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四個月以上之嬰兒,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 外,可開始逐步添加水果、蔬菜、米(麥)粉等副食品,以滿足生長所需。副食品之質地添加則應以液體狀(如:果菜汁)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 物、塊狀食物,糊狀、泥狀的固體食物最好以碗或杯盛裝,以小湯匙餵食,慢慢訓練貨賞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幼兒餐飲調製應避免醬油、味精等調味料,而以原 味供應為佳。由於嬰幼兒成長速率、味口及進食量之個別差異大,且影饗嬰幼兒進食之因素諸多,家長若有任何副食品餵食與製作之疑問,可逕洽各醫療院所之營養 師以提供諮詢。I
副食品之製作:
一、葉菜類
(一)菜泥:
- 將胡蘿蔔、南瓜、馬鈴薯、蜿豆、高麗菜、覓菜等纖維少或嫩葉之蔬菜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 煮熟後以湯匙壓碎成泥狀。
- 將覓菜、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葉菜類蔬菜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 待菜蒸爛後盛出。
(一)果汁
1﹒橘子、柳橙:
(1)將橘子撥開或柳橙切成兩半,將汁擠出。
(2)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2.蘋果、梨子、蕃茄及葡萄:</
(1)將蘋果或梨子去皮切片置於碗內。</
(2)將蕃茄或葡萄置於碗內,以熱開水浸泡兩分鐘後,將問水丟棄,去果皮。
(3)乾淨紗布將蘋果、梨子、蕃茄或葡萄包起,同湯匙壓擠出汁。</
(4)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3.西瓜、香瓜及哈蜜瓜:</
(1)將瓜肉以湯匙挖出,還於碗內。</
(2)以湯匙壓擠出汗。</
(3)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二)果泥:
1﹒選擇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哈密爪、木瓜、香蕉、蘋果等。</
2.將水果洗淨後去皮,</
3.以湯匙以刮取,壓碎成泥。
三、五穀根莖類
- 米糊、麥糊:取適量之米粉或麥粉,置於碗內,加入適量奶水或開水調糊狀餵食,初次便用,請試原味之米(麥)粉。
- 餅乾、吐司麵包、鰻頭:寶寶開始長牙時,可給予餅乾或烤過之吐司麵包(饅頭)。
- 稀飯:
米湯:將米熬煮成粥,取湯汁。
薄粥:將一碗飯煮成三碗粥之濃度。
濃粥:將一碗飯煮成兩碗粥之濃度。
</
四、肉魚豆蛋類</
(一)肉泥、肝泥:
- 選擇筋少之瘦豬肉、牛肉或雞肉,絞碎後蒸熟。
- 將豬肝或雞肝蒸熟,後切成小塊搗成泥。
(三)豆腐:將豆腐以開水沖淨即可餵食。
(四)蛋:
- 將蛋置於清水中蒸(煮)熟,取出蛋黃以湯匙壓碎,加入少許開水餵食。
- 將蛋打入碗內,如湯汁至八分滿,攪勻,還鍋中蒸熟。
4~6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公斤)</ | 熱量</(大卡)</ |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 餐別</ | 食物名稱</ | |
8</ |
800</ |
16</ | 7:0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180C.C</ |
16</ | 10:O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180C.C</ | ||
25</ | 1:OOPM</ | 午餐</ | 米糊* 蘋果汁 母奶或嬰兒配方</ |
3茶匙l茶匙 </180C.C</ |
||
16</ | 4:OOPM</ | 午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180C.C</ | ||
25</ | 7:OOPM</ | 晚餐</ | 米糊 * 菠菜汁 母奶或嬰兒配方</ |
3茶匙l茶匙 </180C.C</ |
* 體童及熱量需求,依行政院衛生等82年「每日營奄建議攝取量」表。
米稱量代換表:
l杯=16湯匙=23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3公克奶粉約=奶粉小匙l匙,沖至3Oc.c.水量
(一歲以下嬰兒不可便用成人奶粉或鮮奶)
1盎司=30公克
- 四個月以上仍以母乳哺育時須額外補充鐵質。
7~9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公斤)</ | 熱量</(大卡)</ |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 餐別</ | 食物名稱</ | |
9</ |
900</ |
15</ | 7:0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15</ | 9:30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
20</ | 12:00N</ | 午餐</ | 魚肉稀飯魚肉泥 麵線 胡蘿蔔泥 </香蕉泥</ |
1/2兩 1/2碗 1 湯匙 </1 湯匙</ |
||
15</ | 3:30PM</ | 午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
20</ | 6:30PM</ | 晚餐</ | 雞汁麵雞肉泥 麵線 </菠菜泥</ |
1/2兩 1/2碗 </1 湯匙</ |
||
15</ | 9:30PM</ | 晚點</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10~12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公斤)</ | 熱量</(大卡)</ |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 餐別</ | 食物名稱</ | |
11.5</ |
1200</ |
14</ | 7:0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40 C.C.</ |
5</ | 9:30AM</ | 早餐</ | 土司麵包</ | 一片 </ | ||
26</ | 12:00N</ | 午餐</ | 莧菜吻仔魚麵條麵條 吻仔魚 莧采 </蒸蛋</ |
1/2兩 1/2碗 2 湯匙 1/2碗 </2 湯匙</ |
||
14</ | 3:30PM</ | 午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
26</ | 6:30PM</ | 晚餐</ | 乾飯豆腐蒸肉丸 蒸肉 豆腐 炒菠菜 </蘋果泥</ |
1/2碗 1/2兩 1/2塊 2 湯匙 </2 湯匙</ |
||
14</ | 9:30PM</ | 晚點</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 </副食品添加注意事項:</
- 開始時每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5公克)開始,如水稀釋,濃度由稀漸濃。
- 每試一種新的食物時,試2-3天,且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餵食後沒有不良應(如: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或便祕等症狀),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若糞便或皮膚發生變化,應立即停止食用該種食物,並帶寶寶去看醫師,以確定病情。
- 試過4一5種不同的食物後,可以混合餵食。
- 最好以碗或杯盛裝固體食物,以小湯匙餵食,以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固體食物再喝流質食物(奶水)的習慣,
- 儘量以天然、新鮮食物來製作固體食物,無需額外添加調味品。
- 製備固體食物時,注意器具之衛生安全,雙手及食物也應洗淨。
- 購買時應注意市面上現成的嬰兒食品有效期限,若不能當餐吃完,可冷藏放冰箱中,並於之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
- 添加副食品與餵奶期間,需有耐心。
- 稱量代換表:
l杯=1G湯匙=24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 = 奶粉匙1匙 = 5公克奶粉,沖30c.c.水量
(大奶粉匙l匙 = 10公克奶粉,沖60c.c.),
1盎司=30公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