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而且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熱、疲倦和咽喉痛,手掌及腳掌亦會出現紅疹,口腔出現疼痛的潰瘍、疱疹。有些患兒更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等併發症,嚴重者可引致病毒性腦膜炎、腦炎、類小兒麻痹癱瘓,導致死亡。

兒童感染手足口病,可致手掌及腳掌出現紅疹,若接觸到患者穿破的水泡、唾液或分泌物等,便會傳播病毒。
病情的轉變
手足口病屬中醫溫病範疇,邪疫毒從患者口鼻而入,入侵肺、脾、心三臟。《臨證指南醫案》稱:「肺位最高,邪必先傷。」換言之,人體肺部首當其衝受到侵襲,患者最初的病徵是外感發熱、頭痛、口腔微現潰瘍,手足斑疹或隱或無。病症轉入初中期,病變多影響胸膈、肺、腸、脾、胃、膽等臟腑組織。患者時發高熱、口渴、大汗、大便秘結,手、足及口腔出現斑丘疹,疹色淡紅質潤。
症轉入後中期,病情漸趨嚴重,營熱陰傷,擾神竄絡,損害心臟及心包。臨牀表現特點:身熱夜甚,心煩譫語(胡言亂語),舌質紅絳(大紅色)。
當疫邪進入血則為重症,患者會血熱熾盛,導致動血耗血,引致瘀熱內阻且干擾心神亂,此時肝、腎臟通常亦已耗損。如果疫邪徹底深入血內,病變已屬極期或後期,病情危重;症見高熱不退,煩悶躁擾,牙關緊閉,四肢抽搐,神昏譫語。

謹記用新鮮荷葉並要切碎或剪碎。

竹葉再加其他物料煎水飲,原來可增強身體抵抗力。
強身食療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泡和糞便,或觸摸受染污的物件而傳播。在手足口病傳播期間,幼兒可以荷葉粥或竹葉飲作日常食療,以增強身體抵抗能力。
荷葉粥:鮮荷葉兩張,白米五十克,將荷葉切碎,煮粥。
竹葉飲:竹葉二十片,燈芯十根,扁豆十五克,滑石六克,加少許糖,煎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