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oll Page | Stop Scrolling

雖設木人巷 CY可過關
政府重組的「闖關戰」,將於本周開打,這是梁振英當選後第一場硬仗,因關乎新特首威信,對他至為重要。但經過拉布一役,泛民議員人人想露兩手,已摩拳擦掌布置了一條高難度「木人巷」,力阻方案過關,但因議員受會議程序所限,加上政府幫手開路,方案料可及時通過。
「攔路虎」今回空群而出,有幾個原因。首先,黃毓民等激進議員近期藉拉布行動搶盡風頭,其他泛民議員皆淪為大騷裏的「甘草」,在民望競賽中輸了一 局,對九月選舉形勢甚為不利,為了急起直追,必須在會期結束前爭取表現,補回失分,故對政府重組這樣的爭論議題,自然施展渾身解數加以攔截。
至於黃毓民、陳偉業和梁國雄三人,在拉布戰成為贏家,今次定會乘勝追擊,圖再下一城,為此已準備在下月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撥款時,提出五百多個動議,每個動議都要經發言、討論和表決,等於「變相」拉布。
泛民議員全面出擊,也因為有大條理由。梁振英為凸顯「求變」之志,增設兩個副司長及兩個局長,也改動了一些局的職責,變化不算少,但至今未有詳細解
釋,予人「草草」之感,不僅公眾不明白,政府中人不少也未能完全理解,例如加設兩個副司長,究竟具體職能為何?怎樣統管其負責的政策?與有關局長的從屬關
係如何?都頗為含糊;又例如設文化局是否必需?管那樣小的政策範疇是否合理?也令人迷惑。對這一大堆疑問,議員確有理由提出質詢,要求新特首解答。
此外,今次重組所需花費甚大。五年前曾蔭權改組問責架構,新加職位有限,開支只多了近五百萬元,但梁振英的重組方案須增五十一名公務員,加上兩位新副司長和局長,總共花七千多萬元,還未計日後聘用的大批政治助理。泛民議員窮追猛問乃應公眾期望,豈會手軟?
泛民議員針對重組與梁振英正面交鋒,還有一個更大理由,就是為日後的持久角力開個好頭,先挫一挫新特首的威風和銳氣,將他置於下風,令他以後難以強勢抗衡立法會。
不過泛民中人亦知道,今次群起截擊,雖有姿勢卻難有實際效果,要將方案拖過七月一日,其實很困難,梁振英應大有機會過關,原因有三:
首先,政府重組方案並非法例草案,議員提出修訂後,不用逐條通過,也不可以無限制發言,他們在財務會提出質詢,及就修訂提意見,時間都有規限,如主席認為討論過長,為了趕快完成會議,甚至可將每次發言限於一分鐘,即使有議員「玩到盡」,也未必能將會議拖到月底。
其次,財委會主席劉慧卿雖是民主黨核心,但她過往主持會議都嚴守程序,不容議員違規「玩嘢」,特別是建制派議員已高調要求她公正處理,執正來做,相信她必會大力維持秩序,阻止激進派濫用程序搗亂,即使受憤青指罵,也不會予以寬待,所以方案如期過關的可能性很高。
第三,現屆政府將全力護航,幫方案過關,將一些原已排期提交立法會的法案延後,以讓路給政府重組方案先行。
雖然梁振英這個方案料可過關,但他今次面對立法會攔阻,即出硬招,實行以攻為守,公眾就未必受落。不少人認為,政府重組事關重大,不應急就章匆匆通 過。至於他抨擊立法會「玩嘢」,則令人有大石壓死蟹之感,連行政會議召集人夏佳理也出來說話,指副司長是新事物,立法會提出質疑是「天經地道」。
梁振英贏得選舉之初,氣勢如虹,但應付政治衝擊的功力有不足之處,這在近期與議員的交鋒中便露了底,從對弈過程可見,他制訂方案和過關策略既不夠周全,攻守也顯得失據,如果不盡快改進,恐怕很快便會陷於捱打境地。
「攔路虎」今回空群而出,有幾個原因。首先,黃毓民等激進議員近期藉拉布行動搶盡風頭,其他泛民議員皆淪為大騷裏的「甘草」,在民望競賽中輸了一 局,對九月選舉形勢甚為不利,為了急起直追,必須在會期結束前爭取表現,補回失分,故對政府重組這樣的爭論議題,自然施展渾身解數加以攔截。
至於黃毓民、陳偉業和梁國雄三人,在拉布戰成為贏家,今次定會乘勝追擊,圖再下一城,為此已準備在下月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撥款時,提出五百多個動議,每個動議都要經發言、討論和表決,等於「變相」拉布。

梁振英急推政府重組方案過關,泛民議員「攔路虎」則空群而出,但他們受程序所限,要阻延方案其實很難,只是做騷而已。
此外,今次重組所需花費甚大。五年前曾蔭權改組問責架構,新加職位有限,開支只多了近五百萬元,但梁振英的重組方案須增五十一名公務員,加上兩位新副司長和局長,總共花七千多萬元,還未計日後聘用的大批政治助理。泛民議員窮追猛問乃應公眾期望,豈會手軟?
泛民議員針對重組與梁振英正面交鋒,還有一個更大理由,就是為日後的持久角力開個好頭,先挫一挫新特首的威風和銳氣,將他置於下風,令他以後難以強勢抗衡立法會。
不過泛民中人亦知道,今次群起截擊,雖有姿勢卻難有實際效果,要將方案拖過七月一日,其實很困難,梁振英應大有機會過關,原因有三:
首先,政府重組方案並非法例草案,議員提出修訂後,不用逐條通過,也不可以無限制發言,他們在財務會提出質詢,及就修訂提意見,時間都有規限,如主席認為討論過長,為了趕快完成會議,甚至可將每次發言限於一分鐘,即使有議員「玩到盡」,也未必能將會議拖到月底。
其次,財委會主席劉慧卿雖是民主黨核心,但她過往主持會議都嚴守程序,不容議員違規「玩嘢」,特別是建制派議員已高調要求她公正處理,執正來做,相信她必會大力維持秩序,阻止激進派濫用程序搗亂,即使受憤青指罵,也不會予以寬待,所以方案如期過關的可能性很高。
第三,現屆政府將全力護航,幫方案過關,將一些原已排期提交立法會的法案延後,以讓路給政府重組方案先行。
雖然梁振英這個方案料可過關,但他今次面對立法會攔阻,即出硬招,實行以攻為守,公眾就未必受落。不少人認為,政府重組事關重大,不應急就章匆匆通 過。至於他抨擊立法會「玩嘢」,則令人有大石壓死蟹之感,連行政會議召集人夏佳理也出來說話,指副司長是新事物,立法會提出質疑是「天經地道」。
梁振英贏得選舉之初,氣勢如虹,但應付政治衝擊的功力有不足之處,這在近期與議員的交鋒中便露了底,從對弈過程可見,他制訂方案和過關策略既不夠周全,攻守也顯得失據,如果不盡快改進,恐怕很快便會陷於捱打境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