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表報告,證實導致連環猩紅熱個案的甲型鏈球菌,基因出現重組,傳播能力極速增強,霎時間,人人聞「猩」色變。其實猩紅熱恐怖之處,在於它的早期病徵與流感相似,醫生隨時斷錯症,拖延診治,危及命仔。要慎防猩紅熱埋身,家長絕對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及早求醫,截斷病源。
聽落陌生的猩紅熱,其實極度危險,過去六個月本港錄得超過四百宗個案,較去年同期急增四倍,患者年齡介乎三至十歲。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指出,「猩紅熱的早期病徵是發燒、喉嚨痛,一旦延醫,就有可能引致風濕性心臟病、急性腎炎,甚至死亡。」
惡菌已變種
港 大星期一發表報告證實,引發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2.5%基因出現重組,增強病菌的傳播能力。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解釋,「多宗猩紅熱個案並無 共通點,變種的甲型鏈球菌會令小朋友失去免疫力而連環中招;再加上醫生未知道這種細菌已經對紅霉素類抗生素產生抗體,因此無法根治。」 猩紅熱另一個恐怖之處是防不勝防。何栢良指出,「今次感染的個案大部分並非集體感染,顯示除非透過緊密接觸,否則不容易感染;但由於甲型鏈球菌可以透過呼 吸或直接與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感染,所以家長必須加強注意小朋友的個人衞生。」 要避免小朋友被猩紅熱突襲,家長最緊要及時帶小朋友求醫,只要趕及在發病後二十四小時內服用盤尼西林和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就可以控制病情。
快速測試及早醫
不過,要分辨猩紅熱和流感等疾病,卻有難度。馮宜亮醫生表示,「猩紅熱和流感的徵狀非常相似,例如流鼻水、聲沙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如果發燒來得非常急促,又出現疲倦徵狀,就應該是流感;發燒加上出疹,就有可能是猩紅熱。」 一旦發現疑似個案,就要作進一步測試,馮宜亮醫生解釋,「一般病人可以透過簡單驗血,驗出CRP發炎指數,或者接受色紙快速測試,以確定是否已感染猩紅熱,過程只須幾分鐘,即刻知道結果。」
認清猩紅熱
猩紅熱初期病徵似足流感,但絕對不能輕視,因為患者的病情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出現變化,同時出現以下多個病徵。病情嚴重的小朋友,由感染到死亡僅在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之間,所以必須盡快求醫。 資料提供: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衞生防護中心
嚴防惡菌
出現變種的甲型鏈球菌威力無從估計,要預防,必須經常提醒小朋友「洗手洗手洗手」。
注意 衞生甲型鏈球菌可以透過空氣和口鼻分泌物傳播,所以最好保持個人衞生,經常洗手。 增強免疫力 補充營養和保持適當運動量,可以增強小朋友的抵抗力。 避開源頭 避免進出空氣欠流通、過度擠逼的公眾場所,以及避免和疑似患者有緊密接觸。 盡快求醫 發病後二十四小時內用藥可控制猩紅熱病情,一旦懷疑,亦可以要求醫生進行驗血測試,確定病因。
醒你
出現發燒、紅疹等徵狀,亦有可能是患上俗稱「川崎病」的黏膜皮膚淋巴腺症 候群,與猩紅熱的主要分別是八成患者均為五歲以下。 ####
基因出現變種的甲型鏈球菌,傳播能力大增,造成近期猩紅熱爆發; 如果小朋友有發燒和喉嚨痛徵狀,最好立即求醫。Model:建鋒
猩紅熱可以透過簡單色紙快速測試斷症,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指出,一般測試約需三百元,數分鐘內即知結果,幫助醫生準確斷症。
早前有專家推斷猩紅熱爆發與醫生減少處方抗生素有關,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否認此說法,舉例指比利時等歐洲國家早已少用抗生素,但未有爆發猩紅熱。
衞生防護中心已經去信全港醫生,提醒他們應向猩紅熱病人處方盤尼西林(右)或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
紅疹通常在發病後首日或翌日在身軀或頸部出現,然後蔓延至四肢。
患者舌頭會出現紅腫,稱為「士多啤梨舌頭」(strawberry tongue)。
口沫鼻涕可以傳播猩紅熱,預防方法是經常洗手。
聽落陌生的猩紅熱,其實極度危險,過去六個月本港錄得超過四百宗個案,較去年同期急增四倍,患者年齡介乎三至十歲。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指出,「猩紅熱的早期病徵是發燒、喉嚨痛,一旦延醫,就有可能引致風濕性心臟病、急性腎炎,甚至死亡。」
惡菌已變種
港 大星期一發表報告證實,引發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2.5%基因出現重組,增強病菌的傳播能力。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解釋,「多宗猩紅熱個案並無 共通點,變種的甲型鏈球菌會令小朋友失去免疫力而連環中招;再加上醫生未知道這種細菌已經對紅霉素類抗生素產生抗體,因此無法根治。」 猩紅熱另一個恐怖之處是防不勝防。何栢良指出,「今次感染的個案大部分並非集體感染,顯示除非透過緊密接觸,否則不容易感染;但由於甲型鏈球菌可以透過呼 吸或直接與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感染,所以家長必須加強注意小朋友的個人衞生。」 要避免小朋友被猩紅熱突襲,家長最緊要及時帶小朋友求醫,只要趕及在發病後二十四小時內服用盤尼西林和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就可以控制病情。
快速測試及早醫
不過,要分辨猩紅熱和流感等疾病,卻有難度。馮宜亮醫生表示,「猩紅熱和流感的徵狀非常相似,例如流鼻水、聲沙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如果發燒來得非常急促,又出現疲倦徵狀,就應該是流感;發燒加上出疹,就有可能是猩紅熱。」 一旦發現疑似個案,就要作進一步測試,馮宜亮醫生解釋,「一般病人可以透過簡單驗血,驗出CRP發炎指數,或者接受色紙快速測試,以確定是否已感染猩紅熱,過程只須幾分鐘,即刻知道結果。」
認清猩紅熱
猩紅熱初期病徵似足流感,但絕對不能輕視,因為患者的病情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出現變化,同時出現以下多個病徵。病情嚴重的小朋友,由感染到死亡僅在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之間,所以必須盡快求醫。 資料提供: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衞生防護中心
嚴防惡菌
出現變種的甲型鏈球菌威力無從估計,要預防,必須經常提醒小朋友「洗手洗手洗手」。
注意 衞生甲型鏈球菌可以透過空氣和口鼻分泌物傳播,所以最好保持個人衞生,經常洗手。 增強免疫力 補充營養和保持適當運動量,可以增強小朋友的抵抗力。 避開源頭 避免進出空氣欠流通、過度擠逼的公眾場所,以及避免和疑似患者有緊密接觸。 盡快求醫 發病後二十四小時內用藥可控制猩紅熱病情,一旦懷疑,亦可以要求醫生進行驗血測試,確定病因。
醒你
出現發燒、紅疹等徵狀,亦有可能是患上俗稱「川崎病」的黏膜皮膚淋巴腺症 候群,與猩紅熱的主要分別是八成患者均為五歲以下。 ####
基因出現變種的甲型鏈球菌,傳播能力大增,造成近期猩紅熱爆發; 如果小朋友有發燒和喉嚨痛徵狀,最好立即求醫。Model:建鋒
猩紅熱可以透過簡單色紙快速測試斷症,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指出,一般測試約需三百元,數分鐘內即知結果,幫助醫生準確斷症。
早前有專家推斷猩紅熱爆發與醫生減少處方抗生素有關,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否認此說法,舉例指比利時等歐洲國家早已少用抗生素,但未有爆發猩紅熱。
衞生防護中心已經去信全港醫生,提醒他們應向猩紅熱病人處方盤尼西林(右)或第一代頭孢菌素抗生素。
紅疹通常在發病後首日或翌日在身軀或頸部出現,然後蔓延至四肢。
患者舌頭會出現紅腫,稱為「士多啤梨舌頭」(strawberry tongue)。
口沫鼻涕可以傳播猩紅熱,預防方法是經常洗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