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委會調查市面177款嬰兒及幼兒食品的營養標籤,發現八成產品附有中英文的營養標籤,不過,發現其中4個樣本的有關產品與嬰兒發育的作用聲稱,未獲科學證據支持,有樣本將DHA聯同多種營養與增強抵抗力一起標示,令消費者產生混淆。
【明報專訊】消委會抽查市面嬰幼兒食品營養資料及聲稱,發現知名品牌「Gerber」等4款食品的健康聲稱,根本無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包括聲 稱含維生素E有助免疫功能、膽鹼支援眼睛發育、益生菌提升免疫力和對抗過敏症。食物安全中心正跟進個案,如發現蓄意誤導及虛假陳述會提出檢控,有關貨品亦 須下架。
食安中心﹕蓄意誤導會檢控
不過,食安 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蔡敏欣表明,政府規管嬰幼兒食品營養標籤及聲稱暫未有立法時間表。當局明年上半年會先推行自願性《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 昨日衛生事務委員會上,多名立法會議員和團體均指摘自願守則無阻嚇力,促政府須盡快立法規管奶粉及嬰兒食品廣告宣傳。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合作,抽查市面117款常見供36個月以下嬰兒食用的食品標籤,包括糊仔、餅乾、蔬菜蓉、嬰兒米粉等,發現80款有以中/英文標示完整營養表,其中約七成標示的「1+3」(熱量、蛋白質、總脂肪、碳水化合物)達Codex基本要求。
33 款食品中有營養或健康聲稱,不過當中10項並沒有提供與聲稱有關的營養素含量。另有4款食品標示的健康聲稱,包括Gerber Graduates牙仔餅和甜薯餅乾、Gerber有機甜青豆蓉、Happy Baby Happy Bellies有機多種穀物粉,其標示獨特營養素對有助免疫功能、支援眼睛發育、抗過敏等健康聲稱,仍有待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
另一款雀巢嬰兒米粉(米),將DHA聯同多稱營養素,與「增強寶寶抵抗力」一起標示,容易令人聯想到產品的DHA與增強抵抗力的關係產生混淆。
嬰兒食品無王管 購物天堂假標籤
【東方日報專訊】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當然想將最好嘅畀子女,如果唔係,嗰啲「便便」奶粉廣告唔會賣到鋪天蓋地,嬰兒食品亦唔會賣到成行成市。遺憾嘅係,喺香港痛錫子女嘅父母比比皆是,愛民如子嘅父母官就難搵咯,所以搞到嬰兒食品無王管,嬰兒健康無保障。
事 情係咁嘅,消委會檢視市面百幾款三歲以下嬰幼兒非奶類食品,調查包裝上面嘅營養標籤有冇弄虛作假。對父母嚟講,消委會咁做可以話係功德無量o架。你知啦, 好多嬰兒食品都標榜營養豐富,講到煞有介事,有啲更加吹到天花龍鳳,係真係假根本無人知。結果發現,真係有人言過其實,消費者隨時上當受騙。
消 委會發現,四分一抽檢樣本載有營養標籤或健康聲稱,其中四個樣本嘅健康聲稱,根本未有國際公認嘅科學證據支持,好似聲稱維生素E可以增強免疫力、膽鹼對眼 睛發育有幫助、益生菌可以預防過敏咁,涉嫌蓄意誤導消費者。另外,一款樣本將DHA同增強寶寶抵抗力字眼放埋一齊,容易令人混淆。
又DHA,又維生素E,一大堆專業名詞,聽就聽得多嘞,但係乜東東,咪話細路仔唔識,大人一樣矇查查。浪費金錢固然激氣,最怕嬰孩補充唔到應有營養,影響身體就大件事!
港 產官僚返工唔通淨係識「便便」嘅?嬰幼兒非奶類食品嘅營養標籤誤導消費者,點解無王管呢?香港成條食物標籤法放喺度,用嚟裝飾剢?無錯,法例係有,不過港 產官僚唔知係咪食錯嘢,涵蓋範圍居然不包括三歲以下嬰幼兒包裝食品。換言之,法例只保障大人同細路哥,唔保障嬰幼兒,你話係咪低B吖!
好嘞,就算營養標籤法存在漏洞,有冇其他法例兜番呀?有,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食物標籤虛假聲稱即違法,食安中心話正循呢方面跟進。咁即係話,港府一直有法不依!
等功夫茶提提大家,其實衞生署都唔係蠢到咁交關,所以喺一○年中已經講,要將三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營養標籤納入規管,可惜一路真係得個講字,到依家影都唔見,咁算唔算係虛假聲稱呢?其實,言過其實嘅何只係嬰兒食品營養成分,香港嘅購物天堂招牌睇怕都係一張假標籤。
無 論法例漏洞又好,有法不依又好,立法拖拉又好,嬰幼兒食物標籤無王管,可見港府監管得過且過,兒戲過細路仔玩泥沙。無他嘅,因為佢地根本唔在意市民嘅福 祉。唔係咩?身為阿頭嘅曾蔭權只係識傍住富豪黐飲黐食,下面嘅官僚又點會關心嬰兒食咗啲乜吖?呢嗱,講起嬰兒,佢地對一個baby愛護有加,呢個就係「寶 Baby」嘞。李國寶日前被本報踢爆山頂豪宅涉嫌僭建天台屋,屋宇署到依家都懶懶閒,唔肯派人到場視察。官僚掛住關照權貴,仲邊有心思關心市民!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計功夫茶話齋,可恨難覓父母官就真!
嬰幼兒食品健康聲稱 欠國際公認科學證據支持 - 《選擇》月刊第426期
部 份嬰幼兒食品包裝上的健康聲稱,未有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
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主要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標準,檢視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預先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及相關聲稱。
117款研究樣本包括46款穀基類食品(例如需加水或奶進食的穀物粉、牙仔餅、米餅和餅乾),和71款罐裝食品(例如蔬菜和果蓉、蔬果汁、雞肉、牛肉、甜 點、米飯和意粉),購自超市和其他零售點。
研究發現4樣本標示的4項健康聲稱,未有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
維 生素E與免疫功能:2款樣本標示「Vitamin E…for natural immune support」,但在膳食中攝取的維生素E與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之間的因果關係未能確立。
膽 鹼與眼睛發育:1個樣本標示「….Choline helps support ….. eye development」。從膳食中攝取的膽鹼對嬰幼兒眼睛發育的作用,仍有待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
益 生菌與免疫力、益生菌與過敏症:1款樣本標示「Probiotic immunity support」及「Probiotic … protect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ies」。暫時未有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該樣本所含的微生物,能有效支援免疫力,也未能確立相關食物可預防過敏症。
食物安全中心正跟進上述4個樣本有否違反《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
另外,一款樣本的標示容易引起混淆:
DHA 與抵抗力:1 款樣本將「DHA」與「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等字樣,在包裝上的同一方格內標示,容易令消費者聯想到產品的DHA與增強抵抗力有關。現時仍未有國際公認的科 學證據確立DHA與抵抗力的關係,該等標示手法並不理想,消委會呼籲業界理應避免使用。
Codex為嬰幼兒穀基類加工食品(processed cereal-based foods)及罐裝嬰兒食品(canned baby foods)分別制定了《穀基類嬰幼兒加工食品法典標準》及《罐裝嬰兒食品法典標準》,基本的標籤建議是標示食品中「1+3」(即能量、蛋白質、總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前者亦要求標示鈉及維生素B1的含量。
現時本港的《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內有關營養標籤和營養聲稱的規定,並不適用於36個月以下大嬰幼兒食用的預先包裝食物。然而,《公眾衞生 及市政條例》規定,對出售食物作出虛假說明或誤導他人的標籤即屬違法。
117款研究樣本中,80款有以中/英文標示完整的營養素表,其中79款(樣本總數的68%)標示食品中的「1+3」,達到Codex的基本要求。
在46款穀基類樣本中,29款以中/英文標示完整的營養素表,當中27款(29款的93%)提供鈉含量數值,18款(29款的62%)有標示維生素B1含 量。
另外,117 款研究樣本中,有33款樣本在包裝上載有一個或以上中文/英文標示的營養聲稱或健康聲稱。
消委會促請業界參考Codex的有關標準和指引,標示「1+3」,而所有預先包裝食品上標示的資料,包括營養標籤及聲稱,均應正確及不可誤導消費者。
衞生署於2010年6月底成立香港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專責小組,負責制訂一套適用於本港的《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守則》),用以規範母乳代用品及相關 產品的製造商及分銷商,以免他們以不正當的手法宣傳或銷售有關產品。專責小組建議把在本港出售的預先包裝母乳代用品及有關產品,包括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 食用的食品的營養成分、標籤及相關聲稱的規定納入本地《守則》內。
業界應密切留意《守則》的最新發展,配合相關要求。
家長選購嬰幼兒食物時,應參考營養標籤及配料表上的資料,作有依據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