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總統選舉,薩爾科齊先輸一仗,居第二位;在任的法國總統未嘗受此屈辱也。不旋踵,另一歐元成員國荷蘭又告內閣總辭。與此同時,西班牙國債孳息颷升,在在為歐元再次響起警鐘,因為歐元的深層次矛盾 —— 民主體制與財政紀律能否並存 —— 遠遠未解決也。
即以法國總統選舉而言,薩爾科齊先前跟德國的默克爾聯手制訂以削減財赤、建立財政紀律為本的解決危機方案。方案初步贏得成員國的支持,然而滅赤便不得不緊縮政府開支,法國當下的失業率高達10%。這般境況,緊縮措施能否為選民接受,不說也罷。薩爾科齊的屈辱絕非事出無因。
荷蘭的失業率只是4.9%,不及法國水平的一半。非但經濟境況較佳,財政狀況亦比絕大多數歐元成員國為健康,故此荷蘭得以維持AAA的一流信貸評 級。縱使如此,滅赤亦成為觸發政府倒台的導火線:荷蘭有的是個聯合政府,少數派的自由黨不滿滅赤的速度過慢,退出執政聯盟以為抗議,導致政府倒台。
西班牙的失業率高達23.6%,剛上台的保守派穩握國會的大多數;新政府厲行競選承諾,大幅削減政府開支。近四分一的工作人口失業,而政府尚要進一步緊縮開支,那又焉能不令社會上下氣氛動盪?如何動盪?國王挑這個時候到非洲狩獵;消息曝光,舉國嘩然,國王破天荒道歉謝罪。
法 國將在五月六日作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不巧,那一天,歐元危機的原爆點希臘亦將舉行國會選舉。希臘的失業率高達21%,而其現任總理未得到選民的確認,實 質上由德國任命。希臘的選民到底會徇德國的要求同意作進一步的緊縮,還是像在總統選舉中領先的法國社會黨那樣,支持擴張政府開支以刺激經濟,恐怕亦毋須多 說了。 到了五月底,愛爾蘭將就德法兩國主張的削赤及財政紀律方案作全民公決。愛爾蘭的失業率達14.7%,一點兒也不低,民調可顯示方案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不 過,到愛爾蘭人投票之時,法國及希臘的選舉已有結果,他們是否支持方案恐怕已無關痛癢了。 毋庸置疑,德法兩國倡議的財政紀律乃歐元區能否維繫下來的關鍵所在。事態的發展則顯示,起碼在希臘、意大利以至法國,現存的民主政治遊戲規則跟財政紀律並 不一定匹配。當下的危機迫令歐元區民眾不得不正視這個大難題。倘若他們能像德國那樣,在維持投票箱的尊嚴的同時,建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財政紀律,從而熬過 此難關,人類文明將着着實實跨前一大步了。 ####

歐元危機考驗民主跟財政紀律能否並存。(美聯社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