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寶貝的靈魂之窗
許多人都喜歡拿玩具逗弄小嬰兒,但有的寶寶卻沒什麼反應,其實,不是孩子不願意和大人互動,對於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來說,眼睛的功能還沒完全發揮,因此 無法分辨物體的顏色和形狀。到底孩子什麼時候才看得見爸爸媽媽?又該怎麼保養孩子的視力?本文告訴父母親一些基本的概念。
1歲前幼兒的視力發展
要 能清楚地看到東西,除了眼睛的器官功能完善,還牽涉到眼睛視網膜、視神經及腦部視覺系統的發展,視覺系統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成形,但是新生兒的腦和眼睛比成 人小,視覺能力也尚未成熟,也就是說,眼睛雖然發育完好,但是視力低下、也沒有立體的視覺,這些能力必須靠出生後,透過適應環境和刺激,使整個視覺系統發 育成熟,才能達到成人的視覺功能。
新生兒看得有限

出 生1個月內的寶寶,其實視力還不好,只能看到光線,有時候他的眼球會轉動,大多是沒有目標的眼球掃視,還沒辦法平穩地注視某個目標。到了1〜2個月大,大 約可以看到20公分內的物品,對於光線的明暗、對比強烈的物體較有反應,已經能注視移動中的東西(稱為追視),但沒有辦法維持很久。4個月大時,大多數寶 寶已經有分辨遠近的能力,會看自己的手腳,或是伸手摸看到的東西。
6個月後開始會認人
當寶寶5至6個月大時,大人拿顏色鮮豔的東西在眼前晃,孩子比較會有伸手抓、眼神追視的反 應,而且到了6個月之後,漸漸有深度和立體感,慢慢能分辨人臉的長相,有的寶寶對熟人和陌生人會有辨識的能力,所以說,有些媽咪覺得奇怪,為什麼小時候沒 事,反而長大後給不熟的人抱就哭,那是因為寶寶的眼睛看得到,已經開始會認人囉!
6歲左右視覺功能發展完全
寶 寶在每天的遊戲和日常生活中,會訓練自己的視覺能力,到1歲左右才能順利控制雙眼,不過眼睛的功能還沒成熟,因此在顏色、深度的判斷上還不如成人。大概3 歲的寶寶,能培養出手眼協調的能力,約有0.6的視力,喜歡閱讀圖畫書,並且能學習辨認圖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賴信興建議,3歲的寶 寶在視力和表達能力上都有一定的程度,因此是檢查視力的好時機,平常可以在家用視力檢查表和寶寶玩遊戲,教導寶寶用手比出缺口的方向,有些幼兒園也會幫4 歲以上的孩子測量視力,若媽媽想要更仔細的檢查,建議可以到醫院找專業的眼科醫師,看看孩子的視力發展是否正常。至於要完全發展到和成年人相近的視力,則 要到6歲左右才有約1.0的視力,爸爸媽媽不要太緊張。
當寶寶5至6個月大時,大人拿顏色鮮豔的東西在眼前晃,孩子比較會有伸手抓、眼神追視的反 應,而且到了6個月之後,漸漸有深度和立體感,慢慢能分辨人臉的長相,有的寶寶對熟人和陌生人會有辨識的能力,所以說,有些媽咪覺得奇怪,為什麼小時候沒 事,反而長大後給不熟的人抱就哭,那是因為寶寶的眼睛看得到,已經開始會認人囉!
6歲左右視覺功能發展完全
寶 寶在每天的遊戲和日常生活中,會訓練自己的視覺能力,到1歲左右才能順利控制雙眼,不過眼睛的功能還沒成熟,因此在顏色、深度的判斷上還不如成人。大概3 歲的寶寶,能培養出手眼協調的能力,約有0.6的視力,喜歡閱讀圖畫書,並且能學習辨認圖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賴信興建議,3歲的寶 寶在視力和表達能力上都有一定的程度,因此是檢查視力的好時機,平常可以在家用視力檢查表和寶寶玩遊戲,教導寶寶用手比出缺口的方向,有些幼兒園也會幫4 歲以上的孩子測量視力,若媽媽想要更仔細的檢查,建議可以到醫院找專業的眼科醫師,看看孩子的視力發展是否正常。至於要完全發展到和成年人相近的視力,則 要到6歲左右才有約1.0的視力,爸爸媽媽不要太緊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