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教養壓力大
筆者從事於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的臨床工作至今已有十年,曾經有醫師前輩告訴我,要瞭解兒童精神醫學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生一個小孩;相信很多家長曾經徘徊在是否要生小孩,對於教養小孩沒有信心,甚至不瞭解自己為何要生兒育女…。
過度擔心的父母VS.情緒障礙的小孩
在 我父母那一代的標準,會生小孩代表身體健康、不是同性戀、或者有了後代,等你老了才有人可以照顧你…。現代的年輕父母家庭觀念淡薄、個人主義興盛,似乎沒 有那麼清楚的目標與期待,反而比較擔心有了孩子以後的經濟壓力、環境中充斥著暴力與毒品、小孩競爭壓力大,未來找不到工作,與其擔心不如不要生的心態,使 得台灣目前的生育率在全世界敬陪末座,平均每對夫妻一輩子生育不到一名子女。因為生的少,每個小孩能分配到的金錢與時間相對變多,因此現代小孩常得到過度 的保護與期待,小孩應付家長的時間都不夠,反而更成就不了自己,所以門診中常見過度擔心的父母與情緒障礙的小孩,小孩的教養問題絕對是現代父母親常見的壓 力來源。
給現代父母的3大建言
以前的父母生的多,多半沒有時間陪小孩,常“放任”小孩自由發 揮,老一代的父母常說「長大自然會好」,但時代不同,我想多數家長無法認同這種說法。現代孩子從小就需要上幼兒園,在學校期間不論是語言、情緒、自我照顧 與人際關係都受到關心,透過親師溝通,家長會得知孩子的各種狀況,而當問題發生時,老一輩的說法與書籍刊物的看法卻經常大不相同,經常讓家長無所適從!筆 者在此就門診的經驗提供一些建議與讀者分享。
1.耐心學作父母
每個父母到後來都會發現,讓自己學會作父母的不會是教育專家與育兒雜誌,而是自己的小孩,只有親自帶過小孩,才會知道要如何做;畢竟每個小孩都是單一的個案,沒有一種方式會適用於每位小孩。所以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家孩子的竅門,是家長的一項挑戰與任務。
我 喜歡把事情當成一項工作而不是一項麻煩,我會試著去解決而不是埋怨“為何是我”;曾經有家長告訴我,他的小孩不愛唸書、就愛動來動去,脾氣不好、常惹老師 生氣,他告訴我這不是他想要的小孩,他不想過這種生活;我的回答是,沒有一種天生特定的性格會當老闆或者總統,千萬不要忽略孩子未來無窮的潛力,試著找出 對你的小孩有用的方法,他一樣有機會出人頭地。
接受自己孩子的問題並學著去解決,相信自己絕對有能力做到,即使第一次沒有成功,只是還沒找到對的方法,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好,要有耐心的處理。多數不能成功的個案,大半是因為沒有辦法堅持對的事情,至於什麼是對的以後我會再與家長分享。
2.忙裡要偷閒
父母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體力、情緒上的限制,形式作風也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所以別期待自己像機器人一樣,保有最佳狀態及永不出錯,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任務。坊間常見的教養書籍,其教養理念大多以孩子為中心,父母的需求卻經常被忽略。然而,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除了日常的換尿布、餵食、洗衣物之外, 還要陪孩子玩、哭鬧的時候要放下手邊工作滿足其需求,對照顧者而言都是相當耗費體力與精神的事,而這樣的工作常會落在母親的身上(我相信有許多“好爸爸” 已經能接受自己需要分擔照顧小孩的工作),加上現代婦女常因為家庭經濟的考量還需要工作以貼補家用,壓力自然更大!
此外,原來生活中的享受如:旅 行、運動、朋友相聚及夫妻之間的性生活等也會因此減少,似乎成為了必要的犧牲。長期下來影響家長的情緒與體能狀態,不僅因為精神不佳,處理小孩的問題時容 易衝動與沒耐心,還有老的比較快、身材隨著走樣的危險。因此父母一定要學會忙裡偷閒,適當的安排一些活動,找出休息的時間,以維持較佳的體力與精神狀態。
接受並協助孩子
每 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出生時是健康的,大家也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好帶、個性溫馴與規律,但如果你的孩子並不是你期待的類型,或者與別的孩子比起來難帶、 體弱多病,你可能會覺得失望甚至丟臉,然而請試著接受孩子的特質,瞭解他的優點與缺點,找出方法來協助他成為優秀的人材,畢竟你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你 的一句話、一個鼓勵與讚美,對他將來的成長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吳四維醫師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畢業於國立陽明醫學院,現任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同時也是苗栗縣早期療育發展評估中心主持人及苗栗縣中等學校諮商中心醫師。不定期接受報章雜誌專訪及邀稿。
筆者從事於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的臨床工作至今已有十年,曾經有醫師前輩告訴我,要瞭解兒童精神醫學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生一個小孩;相信很多家長曾經徘徊在是否要生小孩,對於教養小孩沒有信心,甚至不瞭解自己為何要生兒育女…。
過度擔心的父母VS.情緒障礙的小孩
在 我父母那一代的標準,會生小孩代表身體健康、不是同性戀、或者有了後代,等你老了才有人可以照顧你…。現代的年輕父母家庭觀念淡薄、個人主義興盛,似乎沒 有那麼清楚的目標與期待,反而比較擔心有了孩子以後的經濟壓力、環境中充斥著暴力與毒品、小孩競爭壓力大,未來找不到工作,與其擔心不如不要生的心態,使 得台灣目前的生育率在全世界敬陪末座,平均每對夫妻一輩子生育不到一名子女。因為生的少,每個小孩能分配到的金錢與時間相對變多,因此現代小孩常得到過度 的保護與期待,小孩應付家長的時間都不夠,反而更成就不了自己,所以門診中常見過度擔心的父母與情緒障礙的小孩,小孩的教養問題絕對是現代父母親常見的壓 力來源。
給現代父母的3大建言
以前的父母生的多,多半沒有時間陪小孩,常“放任”小孩自由發 揮,老一代的父母常說「長大自然會好」,但時代不同,我想多數家長無法認同這種說法。現代孩子從小就需要上幼兒園,在學校期間不論是語言、情緒、自我照顧 與人際關係都受到關心,透過親師溝通,家長會得知孩子的各種狀況,而當問題發生時,老一輩的說法與書籍刊物的看法卻經常大不相同,經常讓家長無所適從!筆 者在此就門診的經驗提供一些建議與讀者分享。
1.耐心學作父母
每個父母到後來都會發現,讓自己學會作父母的不會是教育專家與育兒雜誌,而是自己的小孩,只有親自帶過小孩,才會知道要如何做;畢竟每個小孩都是單一的個案,沒有一種方式會適用於每位小孩。所以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家孩子的竅門,是家長的一項挑戰與任務。
我 喜歡把事情當成一項工作而不是一項麻煩,我會試著去解決而不是埋怨“為何是我”;曾經有家長告訴我,他的小孩不愛唸書、就愛動來動去,脾氣不好、常惹老師 生氣,他告訴我這不是他想要的小孩,他不想過這種生活;我的回答是,沒有一種天生特定的性格會當老闆或者總統,千萬不要忽略孩子未來無窮的潛力,試著找出 對你的小孩有用的方法,他一樣有機會出人頭地。
接受自己孩子的問題並學著去解決,相信自己絕對有能力做到,即使第一次沒有成功,只是還沒找到對的方法,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好,要有耐心的處理。多數不能成功的個案,大半是因為沒有辦法堅持對的事情,至於什麼是對的以後我會再與家長分享。
2.忙裡要偷閒
父母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體力、情緒上的限制,形式作風也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所以別期待自己像機器人一樣,保有最佳狀態及永不出錯,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任務。坊間常見的教養書籍,其教養理念大多以孩子為中心,父母的需求卻經常被忽略。然而,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除了日常的換尿布、餵食、洗衣物之外, 還要陪孩子玩、哭鬧的時候要放下手邊工作滿足其需求,對照顧者而言都是相當耗費體力與精神的事,而這樣的工作常會落在母親的身上(我相信有許多“好爸爸” 已經能接受自己需要分擔照顧小孩的工作),加上現代婦女常因為家庭經濟的考量還需要工作以貼補家用,壓力自然更大!
此外,原來生活中的享受如:旅 行、運動、朋友相聚及夫妻之間的性生活等也會因此減少,似乎成為了必要的犧牲。長期下來影響家長的情緒與體能狀態,不僅因為精神不佳,處理小孩的問題時容 易衝動與沒耐心,還有老的比較快、身材隨著走樣的危險。因此父母一定要學會忙裡偷閒,適當的安排一些活動,找出休息的時間,以維持較佳的體力與精神狀態。
接受並協助孩子
每 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出生時是健康的,大家也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好帶、個性溫馴與規律,但如果你的孩子並不是你期待的類型,或者與別的孩子比起來難帶、 體弱多病,你可能會覺得失望甚至丟臉,然而請試著接受孩子的特質,瞭解他的優點與缺點,找出方法來協助他成為優秀的人材,畢竟你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你 的一句話、一個鼓勵與讚美,對他將來的成長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吳四維醫師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畢業於國立陽明醫學院,現任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同時也是苗栗縣早期療育發展評估中心主持人及苗栗縣中等學校諮商中心醫師。不定期接受報章雜誌專訪及邀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