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愛插話、耍脾氣、不愛洗手、說話不回
孩子老是愛挖鼻孔,喜歡插話,脾氣也不好,回到家不肯立刻洗手,問話常常沒回應…,這些讓爸比媽咪傷透腦筋,大人眼中所謂的「壞習慣」,到底該用什麼溝通方式加以戒除?有那些實際的處理方法可供家長參考?且聽專家怎麼說。
挖鼻孔、愛插話…,這些是「壞習慣」嗎?
所謂的「壞習慣」,其實是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必經過程,父母不要認定它是不好的,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假如上了小學仍然有這些習慣,就要再思考是否有其他問題。
各階段心理發展的反應使然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表示,挖鼻孔、愛插話、耍脾氣、不洗手、問話不回應,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被父母認定是壞習慣,其實不然,學齡前的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會有一些模式,例如:七坐、八爬,不只生理,心理發展一樣也有階段性,以致出現許多被認為不得當的行為或反應。
舉 個簡單例子:不到3歲的祥祥對喝牛奶會說「祥祥喜歡喝牛奶」,這時候的他還不會認為自己就是祥祥,等到3歲以後,自我意識較好,會開始改口「我喜歡喝牛 奶」,而且此階段開始對環境有些反抗,例如要他洗手時,會說「我不要」,其實重點不在洗手,而是因為媽媽要他洗手,而他想唱反調。
並非教的不好,父母別太自責
黃倫芬老師指出,孩子的行為總讓許多父母自認是自己教的不好,其實這是孩子發展過程會有的行為,大一點自然會修正過來,父母不必自責,但是在處理時,要用對方法,如果一味直接糾正孩子,往往只會造成負面影響。
另 外很重要一點是要給孩子穩定的環境,孩子的能量發展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而且內在能量會隨年紀增加,而有更大幅度的發展,若再處於不安的環境中,例如爸爸媽 媽整天總是在責罵、否定孩子,孩子會有負面的感受,而顯得更不安,如此,這些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行為會因缺乏安全感而成為情緒困擾表現。
不要動不動就用權力解決問題
建議爸比媽咪多觀察孩子,並避免採威權式的壓制或禁止,因為一味使用權力解決,動 不動就罰站,而未給予引導,這樣孩子即使到小學,依舊無法改掉習慣,可能老師或同學叫都不想回應,一直這樣下去,將來可能成為問題學生,到青春期恐怕會有 更多的對立或抗爭,問題更麻煩。曾有媽咪反應:我的孩子明明小時候非常乖,為什麼長大變了樣,不再那麼聽話,管都管不動,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也不是什麼都聽孩子的,例如孩子不吃飯,等下午很餓時,可以跟他說:「因為你中午只吃一口飯,現在才會這麼餓,明天中午我們試著吃半碗看看」。
不要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此外,由於語言對孩子是不成立的工具,孩子往往無法很成熟的去做表達,說的太多、太長,其實最後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例如:爸爸對孩子訓話半小時,孩子可能只知道爸爸在生氣,沒辦法理解這半小時訓話內容的道理,大人常會「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改變5大習慣對策
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針對孩子的五大習慣,用實際且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黃倫芬老師提出的建議如下:
習慣1、挖鼻孔
狀況:
孩子的手老是往鼻孔挖,甚至挖到流鼻血!感冒或過敏時更加嚴重!講都講不聽,父母只能無奈又擔心。
黃 倫芬老師表示,有些孩子不但挖鼻孔,還會吃鼻屎,他們會覺得鹹鹹的並不難吃,每個小孩對自己身體都存有好奇心,不只鼻子,耳朵、嘴巴甚至生殖器官,都是孩 子們好奇的部位,所以常有小小孩將小東西塞進鼻孔、耳朵或誤吞的案例,他們可能只是很單純想知道這些「洞」到底有多深,父母不需要過度緊張,有些事只要從 另一個角度看待,就不足為奇了。
爸比媽咪這樣做
˙先考慮是否因為生理方面的問題所引起的反應,例如是否因感冒、鼻子太乾或過敏等情況造成不舒服,而有挖鼻孔的舉動,如果有,要採取就醫或其他適當的處置,舒緩身體的不適。
˙如果非生理因素,再想想最近是否有讓孩子感到緊張不安的事,而因此藉由挖鼻孔降低不安,就像有些孩子喜歡聞媽咪的味道,熟悉的味道往往是孩子安全的媒介,能在緊張時讓他們安定。
˙爸比媽咪可以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或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斥責或以強硬方式阻止。
習慣2、愛插話
狀況:
為什麼孩子經常會打斷大人之間的對話,包括講電話也一樣,就一定要大人注意到他在說話嗎?
黃 倫芬老師指出,孩子愛插話,多半是想要引起別人注意。3歲到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小孩,會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其實相當自戀,總覺得自己很不錯,加上對外界的好 奇心,所以便產生插話的行為,例如:媽咪正在和朋友講電話,孩子會插嘴問媽媽:「你在跟誰說話?我認識這個阿姨嗎?」孩子最主要並不在想知道阿姨是誰,而 是期望大家以他為中心,爸比媽咪要了解背後的因素,而不要以傳統觀念認定「小孩子就是應該有耳無嘴」,這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爸比媽咪這樣做
˙孩子插話時可以告訴他:「我在跟吳媽媽講話,你要不要跟吳媽媽說幾句?」,孩子不一定想講電話,即便拿到話筒,其實也說不了幾句。
˙孩子很需要大人陪,凡事都是等不及的,要他等上半小時並不容易,所以可在事先做些準備,例如給他一個玩具或有趣的書,讓他有事情可專注,轉移注意力,就不會干擾大人之間的談話。
習慣3、耍脾氣
狀況:
我的孩子為什麼稍微不順他的意,就愛亂耍脾氣,不是大哭、大叫就是大鬧,簡直快氣炸了,真的很想修理他。
常看到父母與孩子僵持的場面,孩子耍脾氣總是考驗著父母的耐心,忍無可忍就會直接打下去,但這是最不當也最無效的方式。大哭、大叫對較小的孩子而言,都是本能的正常反應,這些都需要被提升,不斷的教育,但不是命令孩子不能發脾氣,而是要讓他學會用正確的語言做表達。
父母在孩子2、3歲時,就可以給予情緒教育,並且以「同感」方式教導,也就是父母與孩子有相同感受,例如孩子玩接球時,會在接不到球的時候很生氣,媽咪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因為接不到球而生氣,我們再來一次」,這時候可以將接球的距離縮短,讓他順利接到球而有成就感。
爸比媽咪這樣做
˙觀察孩子多在什麼狀況下容易耍脾氣,例如玩太累、肚子太餓等等。情緒只是反應孩子的內在,他不會主動說,爸爸媽媽也不要期待孩子會告訴我們,最好試著找出模式,抓到要領,會比較容易改變他。
˙如果是生理方面的問題,包括因為肚子餓,但是孩子無法區別是累或餓,以致用發脾氣表達,這時候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累,我們去睡覺喔!」或「你肚子一定很餓,我帶你去吃好吃的東西」,最重要是在安撫孩子。
˙孩子遇到挫折也會有情緒上的反應,尤其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小孩,常自以為能達到某些目標,卻常因為碰到阻礙而難以接受,例如玩接球時,因為接不到球而氣自己,才會有發脾氣的情形。
習慣4、不愛洗手
狀況:
玩耍後、吃飯前,要孩子洗手好像很困難,勉強去洗手,也只用清水隨便沖沖,怎麼教都不會,有夠傷腦筋!
父母要知道孩子好奇心特別強,他們隨時都有很多事想做,一點也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洗手這件事,甚至會跟媽媽說「沒看到手上有細菌」,不聽話又愛辯,常常把媽媽給惹火。其實只要透過一些巧思,就能讓孩子覺得洗手很重要,而且是件好玩的事。
爸比媽咪這樣做
˙先了解為何孩子不愛洗手,是等不及要看卡通或吃東西,爸爸媽媽可以找孩子最愛且最在意的東西,例如孩子喜歡巧虎,媽咪可以說:「巧虎愛你,如果你不愛洗手,他會生氣喔!」
˙在與孩子互動時,不妨找回自己的童心來陪伴他,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玩,不要總是板著嚴肅的臉,要想想,可以陪孩子這麼玩的時間也不過就這幾年,應該好好把握喔!
習慣5、說話不回
狀況:
怎麼叫了老半天,孩子完全沒回應,對於叫他、跟他說話、問他問題都會假裝沒聽到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形,父母先別開罵,孩子可能因為知道媽媽會要他做什麼,而自己不想做,才會假裝沒聽到或不回應;也可能手邊正有事情在忙,例如看卡通或看書,還沒告一段落很難離開,所以乾脆不回答。
建議父母只要用對方法,1分鐘就能解決問題,千萬別再以責罵、處罰等比較情緒性的方式,這樣只會和孩子一直處於僵持中,必須花更多時間化解。
爸比媽咪這樣做
˙如果正在看卡通,媽咪第一次叫沒回應時,不妨再等個3、5分鐘再試著叫看看,若還是沒回應, 可以對孩子說:「我在叫你,你有聽到嗎?」如果孩子說正在看卡通,媽咪可以說:「等下廣告時要趕快洗澡」,或是說:「飯剛煮好要趁熱比較好吃」,也可以問 他:「你要現在吃或5分鐘後再吃?」用溝通的方式,並且給孩子有選擇性,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用有趣的事物吸引孩子,例如:「香水泡泡正在等你洗澎澎」,或「今天有你愛吃的咖哩飯」,類似話語會較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別把孩子寵壞」,外人看法真的很正確、很重要?
父母雖然已經能理解孩子為何會有這些習慣或舉動,但是外人並不這麼想,孩子鬧彆扭、不聽話,週遭親友常會用「都是被寵壞了」做評斷,這是很多媽媽常面臨的困擾與挑戰。
諮詢專家意見,閱讀相關教養書籍
這 時父母會思考,到底要用傳統方法嚴厲管教讓孩子成為人人眼中的「乖孩子」?或採民主方式給予關心?雖然後者在多數人眼中屬於異類,但是父母必須知道小孩是 有學習權利和發展的潛能,如果太在意外界的觀感及評價,只想讓孩子唯命是從,結果只是讓孩子表面屈服,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內心並非如此。
對於 外在的期待,父母要會分辨,而非一味附和他人,最重要是自己的感覺,父母可試著向親友解釋某些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會有的現象,以及應該採取那些適當的處理 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同時也讓他們知道我們做父母的一直努力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不過現實中如果批判者是家中長輩,處理上是會比較困難。
當然父母也要審視自己是否有放任孩子、過於溺愛的成份,如果自己很難找出真正問題點,建議諮詢專家意見,以學習有效的處理方法;或是平時多看一些教養方面的書籍、雜誌,會更有利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外出用餐、拜訪朋友,孩子狀況多…
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帶孩子到餐廳用餐或到朋友家,不聽指揮而狀況連連時,會讓自己很丟臉,建議爸比媽咪如果第一次帶孩子去拜訪朋友,最好不要待太久,可以先停留10分鐘,回家後再誇獎孩子表現好的行為,告訴他下次如果能尊重別人的家庭規則,就可以留更久。
家 長一定要避免事先命令孩子──規定他到外面不可做出那些舉動,而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比較好。例如孩子在家常跳沙發,去別人家之前,可告訴孩子:「別人家 的沙發是用來坐的,能好好坐著才可以去」,或教孩子到別人家時,可先問阿姨:「你們家的沙發跳起來感覺如何?如果不能跳,是否能用摸的?」
如果是外出用餐,孩子總是吃飽就開始亂跑,建議事先問孩子用餐後想做什麼?讓孩子自己規劃,例如帶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在用餐後玩。最重要是把「不要做什麼」改為「要怎麼做」會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此外,最好能事先告知朋友,自己的小孩可能有那些舉動,例如有小孩看到冰箱就喜歡打開,看看別人冰箱放的東西和家裡的有什麼不同,所以要先讓朋友了解孩子的特性會比較好。
孩子的能量必須得到抒發
孩 子在小時候會把能量放在自我探討,如果只一味順從外界,內在能量想法未被引導,是與發展本質相違背的,因為孩子必須在經驗中學習,例如:有位小孩走路老是 往後看,曾因此撞到柱子,媽媽糾正也不聽,所以父母感到很困擾,經過諮詢後,媽媽遇到此狀況,先停下來,讓孩子仔細看看再往前走,後來就不再有類似情形發 生,因為孩子能量得到抒發,問題自然就解決。
最後再次提醒爸爸媽媽,要多了解孩子,並且給予引導,尤其小小孩自制力仍不足,大一點自然會好,父母 要認知的是孩子具有強烈好奇心,並非與父母做對;並且多看專業書籍,學習技巧以因應各種狀況;同時也要多和其他家長討論,或尋求專家意見,掌握正確的處理 方式。這些孩子行為的麻煩事將成為日後親子間聊天時有趣的回憶。
孩子老是愛挖鼻孔,喜歡插話,脾氣也不好,回到家不肯立刻洗手,問話常常沒回應…,這些讓爸比媽咪傷透腦筋,大人眼中所謂的「壞習慣」,到底該用什麼溝通方式加以戒除?有那些實際的處理方法可供家長參考?且聽專家怎麼說。
挖鼻孔、愛插話…,這些是「壞習慣」嗎?
所謂的「壞習慣」,其實是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必經過程,父母不要認定它是不好的,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假如上了小學仍然有這些習慣,就要再思考是否有其他問題。
各階段心理發展的反應使然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表示,挖鼻孔、愛插話、耍脾氣、不洗手、問話不回應,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被父母認定是壞習慣,其實不然,學齡前的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會有一些模式,例如:七坐、八爬,不只生理,心理發展一樣也有階段性,以致出現許多被認為不得當的行為或反應。
舉 個簡單例子:不到3歲的祥祥對喝牛奶會說「祥祥喜歡喝牛奶」,這時候的他還不會認為自己就是祥祥,等到3歲以後,自我意識較好,會開始改口「我喜歡喝牛 奶」,而且此階段開始對環境有些反抗,例如要他洗手時,會說「我不要」,其實重點不在洗手,而是因為媽媽要他洗手,而他想唱反調。
並非教的不好,父母別太自責
黃倫芬老師指出,孩子的行為總讓許多父母自認是自己教的不好,其實這是孩子發展過程會有的行為,大一點自然會修正過來,父母不必自責,但是在處理時,要用對方法,如果一味直接糾正孩子,往往只會造成負面影響。
另 外很重要一點是要給孩子穩定的環境,孩子的能量發展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而且內在能量會隨年紀增加,而有更大幅度的發展,若再處於不安的環境中,例如爸爸媽 媽整天總是在責罵、否定孩子,孩子會有負面的感受,而顯得更不安,如此,這些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行為會因缺乏安全感而成為情緒困擾表現。
不要動不動就用權力解決問題
建議爸比媽咪多觀察孩子,並避免採威權式的壓制或禁止,因為一味使用權力解決,動 不動就罰站,而未給予引導,這樣孩子即使到小學,依舊無法改掉習慣,可能老師或同學叫都不想回應,一直這樣下去,將來可能成為問題學生,到青春期恐怕會有 更多的對立或抗爭,問題更麻煩。曾有媽咪反應:我的孩子明明小時候非常乖,為什麼長大變了樣,不再那麼聽話,管都管不動,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也不是什麼都聽孩子的,例如孩子不吃飯,等下午很餓時,可以跟他說:「因為你中午只吃一口飯,現在才會這麼餓,明天中午我們試著吃半碗看看」。
不要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此外,由於語言對孩子是不成立的工具,孩子往往無法很成熟的去做表達,說的太多、太長,其實最後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例如:爸爸對孩子訓話半小時,孩子可能只知道爸爸在生氣,沒辦法理解這半小時訓話內容的道理,大人常會「高估」孩子的理解力。
改變5大習慣對策
那麼,父母到底該如何針對孩子的五大習慣,用實際且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黃倫芬老師提出的建議如下:
習慣1、挖鼻孔
狀況:
孩子的手老是往鼻孔挖,甚至挖到流鼻血!感冒或過敏時更加嚴重!講都講不聽,父母只能無奈又擔心。
黃 倫芬老師表示,有些孩子不但挖鼻孔,還會吃鼻屎,他們會覺得鹹鹹的並不難吃,每個小孩對自己身體都存有好奇心,不只鼻子,耳朵、嘴巴甚至生殖器官,都是孩 子們好奇的部位,所以常有小小孩將小東西塞進鼻孔、耳朵或誤吞的案例,他們可能只是很單純想知道這些「洞」到底有多深,父母不需要過度緊張,有些事只要從 另一個角度看待,就不足為奇了。
爸比媽咪這樣做
˙先考慮是否因為生理方面的問題所引起的反應,例如是否因感冒、鼻子太乾或過敏等情況造成不舒服,而有挖鼻孔的舉動,如果有,要採取就醫或其他適當的處置,舒緩身體的不適。
˙如果非生理因素,再想想最近是否有讓孩子感到緊張不安的事,而因此藉由挖鼻孔降低不安,就像有些孩子喜歡聞媽咪的味道,熟悉的味道往往是孩子安全的媒介,能在緊張時讓他們安定。
˙爸比媽咪可以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或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斥責或以強硬方式阻止。
習慣2、愛插話
狀況:
為什麼孩子經常會打斷大人之間的對話,包括講電話也一樣,就一定要大人注意到他在說話嗎?
黃 倫芬老師指出,孩子愛插話,多半是想要引起別人注意。3歲到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小孩,會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其實相當自戀,總覺得自己很不錯,加上對外界的好 奇心,所以便產生插話的行為,例如:媽咪正在和朋友講電話,孩子會插嘴問媽媽:「你在跟誰說話?我認識這個阿姨嗎?」孩子最主要並不在想知道阿姨是誰,而 是期望大家以他為中心,爸比媽咪要了解背後的因素,而不要以傳統觀念認定「小孩子就是應該有耳無嘴」,這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爸比媽咪這樣做
˙孩子插話時可以告訴他:「我在跟吳媽媽講話,你要不要跟吳媽媽說幾句?」,孩子不一定想講電話,即便拿到話筒,其實也說不了幾句。
˙孩子很需要大人陪,凡事都是等不及的,要他等上半小時並不容易,所以可在事先做些準備,例如給他一個玩具或有趣的書,讓他有事情可專注,轉移注意力,就不會干擾大人之間的談話。
習慣3、耍脾氣
狀況:
我的孩子為什麼稍微不順他的意,就愛亂耍脾氣,不是大哭、大叫就是大鬧,簡直快氣炸了,真的很想修理他。
常看到父母與孩子僵持的場面,孩子耍脾氣總是考驗著父母的耐心,忍無可忍就會直接打下去,但這是最不當也最無效的方式。大哭、大叫對較小的孩子而言,都是本能的正常反應,這些都需要被提升,不斷的教育,但不是命令孩子不能發脾氣,而是要讓他學會用正確的語言做表達。
父母在孩子2、3歲時,就可以給予情緒教育,並且以「同感」方式教導,也就是父母與孩子有相同感受,例如孩子玩接球時,會在接不到球的時候很生氣,媽咪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因為接不到球而生氣,我們再來一次」,這時候可以將接球的距離縮短,讓他順利接到球而有成就感。
爸比媽咪這樣做
˙觀察孩子多在什麼狀況下容易耍脾氣,例如玩太累、肚子太餓等等。情緒只是反應孩子的內在,他不會主動說,爸爸媽媽也不要期待孩子會告訴我們,最好試著找出模式,抓到要領,會比較容易改變他。
˙如果是生理方面的問題,包括因為肚子餓,但是孩子無法區別是累或餓,以致用發脾氣表達,這時候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累,我們去睡覺喔!」或「你肚子一定很餓,我帶你去吃好吃的東西」,最重要是在安撫孩子。
˙孩子遇到挫折也會有情緒上的反應,尤其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小孩,常自以為能達到某些目標,卻常因為碰到阻礙而難以接受,例如玩接球時,因為接不到球而氣自己,才會有發脾氣的情形。
習慣4、不愛洗手
狀況:
玩耍後、吃飯前,要孩子洗手好像很困難,勉強去洗手,也只用清水隨便沖沖,怎麼教都不會,有夠傷腦筋!
父母要知道孩子好奇心特別強,他們隨時都有很多事想做,一點也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洗手這件事,甚至會跟媽媽說「沒看到手上有細菌」,不聽話又愛辯,常常把媽媽給惹火。其實只要透過一些巧思,就能讓孩子覺得洗手很重要,而且是件好玩的事。
爸比媽咪這樣做
˙先了解為何孩子不愛洗手,是等不及要看卡通或吃東西,爸爸媽媽可以找孩子最愛且最在意的東西,例如孩子喜歡巧虎,媽咪可以說:「巧虎愛你,如果你不愛洗手,他會生氣喔!」
˙在與孩子互動時,不妨找回自己的童心來陪伴他,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玩,不要總是板著嚴肅的臉,要想想,可以陪孩子這麼玩的時間也不過就這幾年,應該好好把握喔!
習慣5、說話不回
狀況:
怎麼叫了老半天,孩子完全沒回應,對於叫他、跟他說話、問他問題都會假裝沒聽到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形,父母先別開罵,孩子可能因為知道媽媽會要他做什麼,而自己不想做,才會假裝沒聽到或不回應;也可能手邊正有事情在忙,例如看卡通或看書,還沒告一段落很難離開,所以乾脆不回答。
建議父母只要用對方法,1分鐘就能解決問題,千萬別再以責罵、處罰等比較情緒性的方式,這樣只會和孩子一直處於僵持中,必須花更多時間化解。
爸比媽咪這樣做
˙如果正在看卡通,媽咪第一次叫沒回應時,不妨再等個3、5分鐘再試著叫看看,若還是沒回應, 可以對孩子說:「我在叫你,你有聽到嗎?」如果孩子說正在看卡通,媽咪可以說:「等下廣告時要趕快洗澡」,或是說:「飯剛煮好要趁熱比較好吃」,也可以問 他:「你要現在吃或5分鐘後再吃?」用溝通的方式,並且給孩子有選擇性,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用有趣的事物吸引孩子,例如:「香水泡泡正在等你洗澎澎」,或「今天有你愛吃的咖哩飯」,類似話語會較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別把孩子寵壞」,外人看法真的很正確、很重要?
父母雖然已經能理解孩子為何會有這些習慣或舉動,但是外人並不這麼想,孩子鬧彆扭、不聽話,週遭親友常會用「都是被寵壞了」做評斷,這是很多媽媽常面臨的困擾與挑戰。
諮詢專家意見,閱讀相關教養書籍
這 時父母會思考,到底要用傳統方法嚴厲管教讓孩子成為人人眼中的「乖孩子」?或採民主方式給予關心?雖然後者在多數人眼中屬於異類,但是父母必須知道小孩是 有學習權利和發展的潛能,如果太在意外界的觀感及評價,只想讓孩子唯命是從,結果只是讓孩子表面屈服,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內心並非如此。
對於 外在的期待,父母要會分辨,而非一味附和他人,最重要是自己的感覺,父母可試著向親友解釋某些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會有的現象,以及應該採取那些適當的處理 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同時也讓他們知道我們做父母的一直努力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不過現實中如果批判者是家中長輩,處理上是會比較困難。
當然父母也要審視自己是否有放任孩子、過於溺愛的成份,如果自己很難找出真正問題點,建議諮詢專家意見,以學習有效的處理方法;或是平時多看一些教養方面的書籍、雜誌,會更有利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外出用餐、拜訪朋友,孩子狀況多…
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帶孩子到餐廳用餐或到朋友家,不聽指揮而狀況連連時,會讓自己很丟臉,建議爸比媽咪如果第一次帶孩子去拜訪朋友,最好不要待太久,可以先停留10分鐘,回家後再誇獎孩子表現好的行為,告訴他下次如果能尊重別人的家庭規則,就可以留更久。
家 長一定要避免事先命令孩子──規定他到外面不可做出那些舉動,而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比較好。例如孩子在家常跳沙發,去別人家之前,可告訴孩子:「別人家 的沙發是用來坐的,能好好坐著才可以去」,或教孩子到別人家時,可先問阿姨:「你們家的沙發跳起來感覺如何?如果不能跳,是否能用摸的?」
如果是外出用餐,孩子總是吃飽就開始亂跑,建議事先問孩子用餐後想做什麼?讓孩子自己規劃,例如帶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在用餐後玩。最重要是把「不要做什麼」改為「要怎麼做」會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此外,最好能事先告知朋友,自己的小孩可能有那些舉動,例如有小孩看到冰箱就喜歡打開,看看別人冰箱放的東西和家裡的有什麼不同,所以要先讓朋友了解孩子的特性會比較好。
孩子的能量必須得到抒發
孩 子在小時候會把能量放在自我探討,如果只一味順從外界,內在能量想法未被引導,是與發展本質相違背的,因為孩子必須在經驗中學習,例如:有位小孩走路老是 往後看,曾因此撞到柱子,媽媽糾正也不聽,所以父母感到很困擾,經過諮詢後,媽媽遇到此狀況,先停下來,讓孩子仔細看看再往前走,後來就不再有類似情形發 生,因為孩子能量得到抒發,問題自然就解決。
最後再次提醒爸爸媽媽,要多了解孩子,並且給予引導,尤其小小孩自制力仍不足,大一點自然會好,父母 要認知的是孩子具有強烈好奇心,並非與父母做對;並且多看專業書籍,學習技巧以因應各種狀況;同時也要多和其他家長討論,或尋求專家意見,掌握正確的處理 方式。這些孩子行為的麻煩事將成為日後親子間聊天時有趣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