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縮,臨產的一個重要特徵,簡而言之,就是有規則的子宮收縮即宮縮。宮縮開始是不規則的,強度較弱,逐漸變得有規律,強度越來越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縮短,如間隔時間在2—3分鐘,持續50—60秒。在妊娠的最後幾個月就是不規則宮縮,尤其是最後幾週內。胎動後,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覺腹部不時的變硬。這種宮縮無規律性,無週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事實上,女人一旦懷孕,子宮就會自然出現零星而不規則的收縮,而這種子宮收縮的強度不強,孕媽咪通常感覺不到。
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康琳表示,有感覺的宮縮通常發生在懷孕中後期;而孕婦宮縮要變得比較頻繁,通常已經是懷孕7、8個月以後。「如果孕媽咪的宮縮發生 時,頻率呈現不規則,而且很久才出現一次,透過休息可以改善,那麼孕媽咪大可不必太擔心!最重要的是要遵守定期產檢。」康琳醫師進一步指出。
Chapter 1 宮縮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WHAT?宮縮的感覺】
如果你是第一次懷孕,而且是懷孕初期,你可能還不知道什麼是宮縮頻繁?以下文字可以作為孕媽咪參考:平時子宮摸起來軟軟的,當宮縮嚴重而頻繁時,子宮就會變硬,會有腹部緊繃的感覺,甚至會痛。
【WHO?誰容易宮縮頻繁】
當孕婦走動較多、睡眠不足;或從事容易緊張、勞累的工作時,肚子就容易出現緊繃、腫脹的現象,這就是不舒服的宮縮。
【TIME?何時宮縮會頻繁】
愈靠近懷孕後期,頻率會愈高,這種宮縮就像是產前子宮的練習,頻率不規則,無週期性,不會痛,孕婦本身不會感到不舒服,通常這種宮縮是會自動消失的。
【INDEX?什麼是危險指標】
雖然宮縮頻繁並不等於孕婦一定有危險,但孕媽咪絕不可掉以輕心!康琳醫師指出:「懷孕週數和宮縮種類,才是判別孕媽咪及胎兒是否有危險的二大重要依據。」
懷孕週數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37週以後,表示快要生了!
康琳醫師建議孕婦可以先自行評估,這種不舒服的狀況是否可以自行平復?若不行,那就先自行評估一下宮縮頻率,第一胎的孕媽咪若十分鐘內痛三次以上,第二胎 以上的孕媽咪若十分鐘以內就痛一次,就要到醫院評估是否需要住院待產了。「因為此時胎兒已足月,並非早產,此外,懷孕37週以後若出現破水、陰道出血量 多、胎動明顯減少等狀況也需要趕快到醫院檢查。」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20~37週之間,就要多注意並預防早產!
康琳醫師說:「這類孕婦必須充分認識怎樣的狀況是不正常的宮縮,並分辨何謂假性宮縮?何謂早產宮縮?頻繁的程度很規則,而且越來越密集出現,那最好盡速就醫,可能需要安胎。」
Chapter 2 內在因素(早產的高危險群)
有些孕婦本身就屬於早產的高危險群,康琳醫師解釋,宮縮頻繁表示子宮較不穩定,可能會有早產的危險,而早產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出的是幾個常見的原因及危險因子:
1. 子宮內發炎、感染(最常見的原因)。
2. 胎盤異常:例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
3. 子宮異常:例如多角子宮、子宮肌瘤。
4. 子宮過大:例如懷多胞胎或羊水過多。
5. 子宮頸閉鎖不全(無痛性的子宮頸擴張)。
6. 孕婦抽菸、喝酒。
7. 孕婦本身有疾病:例如妊娠高血壓、甲狀腺問題、自體免疫疾病。
8. 孕婦之前有早產病史。
9. 孕婦有過度、過勞累的身體活動。
10. 孕婦受到嚴重外傷或接受大手術。
11. 孕婦年齡過小(小於17歲)或高齡(大於35歲)。
12. 胎兒本身有先天性異常。
13. 無原因的子宮早期收縮。
外在因素(可預防的宮縮)
有些外力也會引發孕婦子宮比較強烈的收縮,例如:
1.提/搬重物
因為提/搬重物時,孕婦的腰及下腹部都需要用力,這會引起腹部的壓迫,所以會刺激子宮收縮。
【妳可以這樣做】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請別人代勞,但若不得已一定要做(例如抱小孩),最好先蹲下,拿起物品或抱緊孩子後,再站起來。
2.緊張、疲勞
康琳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孕媽咪身處忙碌而緊張的工作環境,因為規則宮縮而住院治療,住院後將工作壓力放下,宮縮就自然減少許多。
【妳可以這樣做】
深呼吸,若是工作中最好暫時離開現場,找一處空氣流通的地方休息,或是和肚子裡的胎兒對談,讓緊張的情緒緩和下來。
3.性生活是否會引發早產?
懷孕仍可維持正常性生活,但劇烈的性交動作也可能會引發子宮收縮,不過這種收縮一般不會引起早產。若孕婦本身就很容易發生子宮收縮的情形或是有早產的危險因子,性行為仍須注意。
【妳可以這樣做】
次數可以比沒有懷孕前少,動作及姿勢採取較溫和的;一旦引起嚴重宮縮,就應該立刻停止。
4.從事激烈運動
較激烈的運動也可能會引發早期子宮收縮,若孕婦本身就很容易發生子宮收縮的情形或是有早產的危險因子則要避免,盡量多休息。
【妳可以這樣做】
對於身懷六甲的孕媽咪來說,因體態的關係,從事很多運動都會受到限制;專家推薦的是散步、瑜珈和游泳;而後二者建議是懷孕前就有從事過,或者在安全有教練或救生員的環境下進行。
5.不小心跌倒是否有危險?
胎兒有媽媽的子宮及羊水保護著,若是孕婦跌倒,一般情況胎兒是不會受到影響的,也不會引起早產或早期破水(電視上常演的:孕婦不小心滑一跤就流產了,其實 是很罕見的);除非孕婦的腹部受到重大撞擊或是孕婦有嚴重外傷,嚴重的撞擊甚至有可能會造成胎盤早期剝離、大量內出血,危及媽媽與胎兒的生命。
【妳可以這樣做】
孕婦跌倒,理論上胎兒是不會受到影響的,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不論有無外傷或孕媽咪自己有無感覺到異狀,最好還是到醫院一趟,讓產科醫師檢查一下會比較安 心。另外康琳醫師提醒,馬路上危險多,孕媽咪們不論是騎乘機車或自行開車,都要多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避免車禍發生,保護自己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宮縮是什麼
宮縮是臨產的一個重要特徵,簡而言之,就是有規則的子宮收縮即宮縮。宮縮開始是不規則的,強度較弱,逐漸變得有規律,強度越來越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縮短,如間隔時間在2—3分鐘,持續50—60秒。在妊娠的最後幾個月就是不規則宮縮,尤其是最後幾週內。胎動後,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覺腹部不時的變硬。這種宮縮無規律性,無週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
孕婦宮縮時的感覺
在妊娠的最後幾個月就是不規則宮縮,尤其是最後幾週內。胎動後,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覺腹部不時的變硬。這種宮縮無規律性,了無週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到預產期,只有伴有疼痛的宮縮,才是分娩的先兆。開始宮縮的疼痛有的產婦是在腹部,有的產女感覺在腰部。你千萬不要緊張,被陣痛嚇住。其實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會兒過去了,漸漸疼痛有所加強,間隔縮短,疼痛時間延長。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所以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只要和醫生合作,利用你練習過的呼吸操配合宮縮,就能順利度過分娩關。
宮縮對胎兒的影響
其實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會兒過去了,漸漸疼痛有所加強,間隔縮短,疼痛時間延長。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所以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只要和醫生合作,利用你練習過的呼吸操配合宮縮,就能順利度過分娩關。宮縮對寶寶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如果太頻繁可能會引起寶寶缺氧或者早產!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宮縮
1、不要走太多的路程和搬重物。2、疲倦時躺下休息,保持安靜,會很有效。3、不要積存壓力,壓力積攢後也容易出現腹部變硬,最好能做到身心放鬆。 4、防止著涼。空調使下肢和腰部過於寒冷,也容易引起宮縮。5、發生宮縮時,也可以嘗試使用呼吸法應對。平臥,閉目,以鼻深呼吸。以口深呼吸放鬆腹部。以鼻吸氣後,屏氣,然後長呼氣。
孕婦發生宮縮怎麼辦
第一,平臥,閉目,以鼻深呼吸。 第二,以口深呼吸放鬆腹部。第三,以鼻吸氣後,屏氣,然後長呼氣。
哪些孕婦容易宮縮頻繁
當孕婦走動較多、睡眠不足;或從事容易緊張、勞累的工作時,肚子就容易出現緊繃、腫脹的現象,這就是不舒服的宮縮。宮縮頻繁該注意些什麼
大約在分娩前一個月,宮縮就已經開始了。有些人剛開始時還沒感覺,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時,才會感受到宮縮,而且孕媽媽會感覺宮縮頻率越來越高。一般計算宮縮時,如果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就屬於比較頻繁的,應及時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抑制宮縮的藥物,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宮縮次數不是很頻繁,沒有腹痛,注意休息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用藥,而且服用藥物一般也不能緩解,這時,孕媽媽要注意休息,尤其不能刺激腹部。假如,宮縮伴有較強烈的腹痛,比如,痛到坐立不安、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就需要去醫院就診。
懷孕20~37週之間:宮縮頻繁提防早產
大約在分娩前一個月,宮縮就已經開始了。有些人剛開始時還沒感覺,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時,才會感受到宮縮,而且孕媽媽會感覺宮縮頻率越來越高。如果宮縮次數不是很頻繁,沒有腹痛,注意休息就可以了。如果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就屬於比較頻繁的,應及時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抑制宮縮的藥物,以預防早產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用藥,而且服用藥物一般也不能緩解,這時,孕媽媽要注意休息,尤其不能刺激腹部。假如,宮縮伴有較強烈的腹痛,比如,痛到坐立不安、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就需要去醫院就診。
懷孕37週以後:宮縮頻繁預示將分娩
到預產期,只有伴有疼痛的宮縮,才是分娩的先兆。開始宮縮的疼痛有的產婦是在腹部,有的產婦感覺在腰部。宮縮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輕微的疼痛,一會兒過去了,漸漸疼痛有所加強,間隔縮短,疼痛時間延長。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第一胎的孕媽若十分鐘內痛三次以上,第二胎以上的孕媽咪若十分鐘以內就痛一次,就要到醫院評估是否需要住院待產了。第一胎的孕媽若十分鐘內痛三次以上,第二胎以上的孕媽咪若十分鐘以內就痛一次,就要到醫院評估是否需要住院待產了。
假性宮縮與真宮縮的區別
假宮縮:分娩前數週,子宮肌肉較敏感,將會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持續的時間短,力量弱,或只限於子宮下部。經數小時後又停止,不能使子宮頸口張開,故並非臨產,稱為假陣縮。這種宮縮無規律性,了無週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真宮縮:臨產的子宮收縮,是有規則性的。初期間隔時間大約是10分鐘一次,孕婦感到腹部陣痛,隨後陣痛的持續時間逐漸延長,至40秒~60秒。程度也隨之加重,間隔時間縮短,約3~5分鐘。當子宮收縮出現腹痛時,可感到下腹部很硬。開始宮縮的疼痛有的產婦是在腹部,有的產婦感覺在腰部。其實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一會兒過去了,漸漸疼痛有所加強,間隔縮短,疼痛時間延長。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並排便感,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所以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只要和醫生合作,利用你練習過的呼吸操配合宮縮,就能順利度過分娩關。有位博士說得好:“產婦緊張,宮口緊縮;產婦放鬆,宮口鬆弛。”只有孕婦放鬆,寶寶才能順利來到這個世上。
準爸爸怎樣幫助準媽媽減輕宮縮的痛苦
1、疼痛時的思想轉移每個待產婦都要經歷宮縮。宮縮給人的感覺是不適的,所有的人都會感覺到疼。剛開始宮縮時,每次宮縮時間較短,且宮縮間隔較長。然後,宮縮時間會變得越來越長,間隔時間變得越來越短,疼痛也越來越劇烈。這種疼痛要持續很久。這時候,丈夫給妻子講笑話什麼的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因為她完全笑不起來。準備功課:如果丈夫想了解孕婦在疼痛時最想身邊的人做什麼,不妨問一下自己的媽媽以及妻子的媽媽,她們的切身感受一定會讓你有所啟發。
2、放鬆妻子的身體妻子在宮縮時,腹部肌肉緊張是很正常的,此時,身體其他地方要盡量放鬆,這就需要丈夫來幫忙了。時斷時續的宮縮要持續8-10個小時。在宮縮剛開始時,妻子還不需要入院,家裡的環境可以讓她感覺更好些。當她或坐或躺時,她的身體需要一些支撐,比如枕頭、靠背。丈夫要確保妻子的肘、腿、下腰、脖子都有地方支撐,並檢查她身體各部分否完全放鬆。妻子可能無法顧及到這些,甚至懶得說話,所以丈夫要主動幫忙。等到了醫院,丈夫也要隨時關心妻子是否躺(坐)得舒服。如果妻子因疼痛而感覺很緊張,丈夫可在一旁帶她深呼吸,提示她一些保持輕鬆的要點。丈夫還可以為妻子按摩,以緩解她臨產時的緊張與不適反應。準備功課:學會了解妻子身體各部分是處於緊張還是放鬆。練習按摩。可先由妻子給丈夫做按摩。丈夫接受過按摩後,才會知道怎樣的按摩最舒服有效。接下來,丈夫就可以試著給妻子按摩,雙方可互相交換關於按摩的意見,使丈夫的按摩技巧逐漸改善。比如,痛到坐立不安、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就需要去醫院就診。
頻繁的宮縮有危險嗎
專家答:如果宮縮時不感到腹痛和腰酸,應該屬於孕晚期的敏感性宮縮,要注意休息,盡量減少活動,臥床休息。腹壁緊不是產生敏感性宮縮的原因。如果宮縮時感到腹痛或腰酸,要立即去醫院進行保胎治療,避免早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