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nny拿起電話沒說幾句:「BB哭了,你先跟媽咪談談。」然後將電話交給Dior。
是志勇的電話,Dior跟他寒暄幾句,也就收了線。
看到Jenny專心致志的餵兒子,一臉甜蜜滿足,Dior心頭掠過一絲幸福,也夾雜着一絲悲哀:人生的路好不容易走。
Dior 懷著Jenny時,丈夫就遇上車禍去世了,好不容易獨力把Jenny帶大。 Jenny十五歲那年,唸的是中文中學中四,英文程度不太好,Dior就給她請了Martin替她補習英文。 Martin大學畢業不久,在一所中學任教,可能要供養父母吧,教職以外,還接了兩三份補習。 一天Dior的公司搞聖誕派對,她早了回家,哪知開門進去,看到Jenny和Martin很狼狽的在客廳的梳化爬起來,Martin急忙的扣褲子,而 Jenny整理衣裙,見了她,滿臉通紅,吶吶的叫:「媽。」 Dior心中一震,控制住了,裝做甚麽都看不見,「嗯。」的應了聲,逕直進自己的房去。 關了房門,她努力令自己冷靜下來。她還沒有心理準備Jenny會跟男人產生那種關係,在她心目中,她還是一個小女孩;而且,她唸的是女校。但現在,她得接 受女兒已成熟了的事實。她忽然想起,自己初戀那年也是十五歲,那是在聯校活動認識的一個男生,也像別的男女,相約幾次就有了親密的身體接觸。這樣一想,她 覺得自己沒資格說Jenny有甚麽不對。她長大了。當然,也少不免擔心。
但往後令她奇怪的是,她明顯讓Jenny和Martin自由發展,但兩人並不像她想像那樣大大方方的往來,他們總是在她面前保持距離,儘管,Dior相信她們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正常師生關係。 Jenny夜歸的時間多了,Dior老不放心,總是等她回來才進房睡。一天Jenny差不多深夜三時才回來,Dior終於忍不住問:「你跟Martin怎麽樣了?」Jenny沉默了好一會,眼睛一下子紅了:「他快結婚了。」Dior一下子呆了:「哪你還跟他""」 Jenny終於告訴Dior,她開始就知道Martin有未婚妻,但她喜歡Martin,是她主動追求他,她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吸引他討好他,甚至從一些婦女雜誌上學習性技巧來取悅他。但還是改變不了他要跟另一個女人結婚的事實。 Dior嘆了口氣,也不知是替她難過,還是自己放下一樁心事:「你還年輕哩。」
Dior估計錯了,Jenny並沒 有因Martin結了婚而跟他分手,跟着有幾年,她甘於充當第三者的角色,每周偷偷摸摸的跟Martin相會一兩次。每到假日,她看到Jenny一臉落寞 的坐着發呆;或因Martin不應電話而哭起來,她也忍不住躲進房裏鼻酸流淚了。她想起了過去,在認識丈夫之前,她也做過好幾年第三者,那個男人是她的上 司。她頗驚奇女兒的命運跟自己是出奇的相似,也因如此,她更明白女兒的無奈。她知道女兒不容易從這段關係抽離出來,但她還是努力替女兒物色一些有可能代替 Martin的男人。 她終於有了希望——姐姐在美國唸碩士的兒子志勇回來度假,她要Jenny陪他遊玩,兩人相處得很好,好像相方都有點意思。 志勇回美國前一天晚上,Dior和女兒在一家高級餐廳送別他,大家談得很投契,都有點惜別情};Dior借故先走了。那晚Jenny沒回家。 志勇回美國後,Jenny一直和他保持着聯繫~,每天都在網上或電話裏交談。但Jenny並沒完全跟Martin分手,關係曖曖昧昧的,Dior也不好 問。
在姐姐的幫助下,Dior決定和女兒移民到三藩巿去。 Dior以為Jenny和志勇最終有結果了,哪知,女兒跟志勇相處多了,更感覺到雙方不可能一起生活,她說,志勇唸歷史,是個書呆子,沒有什麽情趣。 更叫Dior意外的是,Martin和妻子因為工作被調到美國來了,雖然住加州,但仍叫Dior感到擔憂——Jenny跟他的感情關係實在太深了。幸好, 不久Jenny認識了Rex,一個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工程師,兩人發展得很快,不到一年就結了婚。這時Jenny已懷了孩子。 志勇對Jenny依然餘情未了,有空就來探望她。 回顧Jenny的成長道路,Dior感到自己成長的路也和她相叠似的,人生好像重複了,是無比的累人。但Jenny比自己幸運,也幸福多了;幾許曲折,她 有了頭穩定的家。
劉健威
第一代私房菜「黃色門廚房」主理人、專欄作家,喜歡捐窿捐罅搵食。 在飲食圈打出名堂之前,已在本地藝術界甚有名氣,本身為中大藝術系碩士,有10多年的藝術評論資歷。
Dior 懷著Jenny時,丈夫就遇上車禍去世了,好不容易獨力把Jenny帶大。 Jenny十五歲那年,唸的是中文中學中四,英文程度不太好,Dior就給她請了Martin替她補習英文。 Martin大學畢業不久,在一所中學任教,可能要供養父母吧,教職以外,還接了兩三份補習。 一天Dior的公司搞聖誕派對,她早了回家,哪知開門進去,看到Jenny和Martin很狼狽的在客廳的梳化爬起來,Martin急忙的扣褲子,而 Jenny整理衣裙,見了她,滿臉通紅,吶吶的叫:「媽。」 Dior心中一震,控制住了,裝做甚麽都看不見,「嗯。」的應了聲,逕直進自己的房去。 關了房門,她努力令自己冷靜下來。她還沒有心理準備Jenny會跟男人產生那種關係,在她心目中,她還是一個小女孩;而且,她唸的是女校。但現在,她得接 受女兒已成熟了的事實。她忽然想起,自己初戀那年也是十五歲,那是在聯校活動認識的一個男生,也像別的男女,相約幾次就有了親密的身體接觸。這樣一想,她 覺得自己沒資格說Jenny有甚麽不對。她長大了。當然,也少不免擔心。
但往後令她奇怪的是,她明顯讓Jenny和Martin自由發展,但兩人並不像她想像那樣大大方方的往來,他們總是在她面前保持距離,儘管,Dior相信她們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正常師生關係。 Jenny夜歸的時間多了,Dior老不放心,總是等她回來才進房睡。一天Jenny差不多深夜三時才回來,Dior終於忍不住問:「你跟Martin怎麽樣了?」Jenny沉默了好一會,眼睛一下子紅了:「他快結婚了。」Dior一下子呆了:「哪你還跟他""」 Jenny終於告訴Dior,她開始就知道Martin有未婚妻,但她喜歡Martin,是她主動追求他,她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吸引他討好他,甚至從一些婦女雜誌上學習性技巧來取悅他。但還是改變不了他要跟另一個女人結婚的事實。 Dior嘆了口氣,也不知是替她難過,還是自己放下一樁心事:「你還年輕哩。」
Dior估計錯了,Jenny並沒 有因Martin結了婚而跟他分手,跟着有幾年,她甘於充當第三者的角色,每周偷偷摸摸的跟Martin相會一兩次。每到假日,她看到Jenny一臉落寞 的坐着發呆;或因Martin不應電話而哭起來,她也忍不住躲進房裏鼻酸流淚了。她想起了過去,在認識丈夫之前,她也做過好幾年第三者,那個男人是她的上 司。她頗驚奇女兒的命運跟自己是出奇的相似,也因如此,她更明白女兒的無奈。她知道女兒不容易從這段關係抽離出來,但她還是努力替女兒物色一些有可能代替 Martin的男人。 她終於有了希望——姐姐在美國唸碩士的兒子志勇回來度假,她要Jenny陪他遊玩,兩人相處得很好,好像相方都有點意思。 志勇回美國前一天晚上,Dior和女兒在一家高級餐廳送別他,大家談得很投契,都有點惜別情};Dior借故先走了。那晚Jenny沒回家。 志勇回美國後,Jenny一直和他保持着聯繫~,每天都在網上或電話裏交談。但Jenny並沒完全跟Martin分手,關係曖曖昧昧的,Dior也不好 問。
在姐姐的幫助下,Dior決定和女兒移民到三藩巿去。 Dior以為Jenny和志勇最終有結果了,哪知,女兒跟志勇相處多了,更感覺到雙方不可能一起生活,她說,志勇唸歷史,是個書呆子,沒有什麽情趣。 更叫Dior意外的是,Martin和妻子因為工作被調到美國來了,雖然住加州,但仍叫Dior感到擔憂——Jenny跟他的感情關係實在太深了。幸好, 不久Jenny認識了Rex,一個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工程師,兩人發展得很快,不到一年就結了婚。這時Jenny已懷了孩子。 志勇對Jenny依然餘情未了,有空就來探望她。 回顧Jenny的成長道路,Dior感到自己成長的路也和她相叠似的,人生好像重複了,是無比的累人。但Jenny比自己幸運,也幸福多了;幾許曲折,她 有了頭穩定的家。
劉健威
第一代私房菜「黃色門廚房」主理人、專欄作家,喜歡捐窿捐罅搵食。 在飲食圈打出名堂之前,已在本地藝術界甚有名氣,本身為中大藝術系碩士,有10多年的藝術評論資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