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smartphone熱潮興起,連帶改變港人聽歌習慣,就算用手機、MP3播放器聽歌,都要講求音質,甚至用幾千蚊買副靚耳機,享受高質素音樂。
見音樂耳機有吸引力,台灣手機品牌HTC(http://www.htc.com/hk-tc)更入股耳機潮牌
Beats(http://beatsbydre.com),諗住靠買手機送耳機刺激銷量,雖然事與願違,月初更宣布停送耳機,但無損港人追求靚聲習慣。
如意算盤打不響,皆因今日用家已不滿足於現成耳機,甚至會改裝耳機換線換單元,務求打造個人喜好的音色。
有味小店
閒日下午四點,走入鄰近深水埗港鐵站的深之都商場,即時體會到「死場」兩個字,成個商場近百間鋪頭,只得十分一有人經營。但轉了幾個彎走到最角落鋪位,出乎意料竟然人氣旺盛,不少客人圍住間廿呎耳機改裝鋪,原來全部為改裝耳機而來。
老闆波sir話死場都有優點,「以前幫人維修耳機,儲落一班熟客,到想自己開鋪時,先夠膽揀死場,一來手作仔支付不起貴租金,二來人流少客人先可以成日來打躉,好在開鋪後兩個月已經有萬幾蚊盈利,足夠家庭開支。」目前改裝生意佔六成,其餘為維修及線材買賣,生意都算穩定。
街頭實試
改 線可以提升音質,單方面講好難令人信服,要聽更多角度意見,特別拎了副Westone UM1(http://www.westone.com/catalog/um1-personal-monitor)耳機($780)落銅鑼灣,開檔俾 路人用自己部手機試聽原裝線及改裝線(約$500)的音質,睇吓有何評價。
Frankie 營業員
用開過頭式耳筒SOUL by Ludacris SL150(http://soulelectronics.com/en/shop/products/sl150cb)聽歌,起初Frankie猛話改裝線好細聲,點知原來未戴好。
再聽多幾分鐘就轉軚話原來都好夠聲,「比之前戴開的Monster(http://www.monster.com.hk)聲底更厚,低頻同人聲表現亦不錯。」Frankie估條改裝線起碼值七百,聽完差價即刻追問邊度有得改。
曾小姐 學生
本來對試耳機興趣不大,但被五顏六色的改裝線吸引停低試聽,「開頭諗住得個樣,點知聽完低音都幾紮實,人聲都比用開的JVC耳機清晰。」
Swin 秘書 平時好少用耳機聽歌,話未必聽得出分別,但試聽完樂隊Mr.的《如果我是陳奕迅》後就話:「改裝線整體感覺更實淨,原裝線的鼓聲好單薄。」
Jetta 銷售主任
先用原裝線試聽Alicia Keys(http://aliciakeys.com)的《Go Ahead》,話人聲及音樂感都OK,但換上改裝線後,不停話:「點解相差咁多?係就係幾滿意,但幾百蚊買條線太貴。」
睇線夾聲
波 sir話以前大部分人只會買現成耳機聽歌,但而家用手機聽歌打機煲劇樣樣有,各有不同聲音取向,用家亦開始捉到自己的喜好,買現成耳機除了鍾情各品牌的 「大方向」特性,更希望耳機照顧到自己的個性,「其實不同線材各有特性,換條線已可輕易聽出效果,好似銅線有利低頻,銀線有助高頻,視乎客人鍾意聽邊種音 樂,例如聽搖滾樂,織線時就會加多些銅線,提升低頻效果,鼓聲都更加有力,有feel好多。」不過,未必所有耳機都可以換線,波sir話只須俾百幾蚊,就 可以加裝個換線插頭。
百貨應客
眼見鋪內掛滿五顏六色耳機線,全是波sir逐條hand made,「對得線材耐,自然想搞多些花臣,於是嘗試織colorful線材,甚至加入水晶,閃閃令好搶眼。」結果有次搭港鐵,就吸引到其他人問他那個品 牌的耳機是否出了新款,最後更成為他的客人。 除了玩線材試音色,更會四圍搵耳機用的動圈及動鐵單元,日本、美國,甚至國產貨都會買,更會call熟客來試聽,「自己聽未必準,最好搵客試,左右耳聲音 有少少不同都聽得出。」現時鋪內自製耳機線最貴千八元。「貴價線材製作時會特別處理金屬物料,令分子排列更整齊,提升金屬純度,令訊號更純淨,另外亦有百 幾蚊平價線,學生哥都負擔得起。」即場更遇着學生哥講價,波sir二話不說就俾九折,充分體現小店人情味。
聽得安全
塞 住耳機聽歌,日聽夜聽肯定傷害對耳,不過聽幾耐、幾大聲先有害?耳鼻喉專科醫生黃漢威指出,按工業安全指引,在音量接近85分貝的繁忙街頭連續工作八個 鐘,亦屬安全水平,「但每高三分貝,雙耳可承受的時間就減半,即88分貝下只支持到四個鐘。」不過聽歌點計?以手機app dB Level(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tundem.dblevel)測 試,開啟iPod touch一半音量播歌,已錄到接近50分貝。黃醫生建議最好不超過最大音量的一半,每聽三十分鐘就要停十五分鐘,等雙耳可以稍作休息。
動圈(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3%E6%A9%9F)與
動鐵(http://baike.baidu.com/view/1453825.htm)
動圈式與動鐵式都是耳機的發聲單元技術,動圈式原理是利用線圈通電後帶動震膜震動,與空氣產生共鳴發聲,過程中震膜需較多空間震動,所以單元體積較大,而且震動幅度大,低頻效果實淨。
而動鐵式則以線圈控制磁力,推動一塊與震膜連接的鐵片,從而發聲,由於震膜體積縮細,所以動鐵式耳機可採用多單元設計,獨立處理高、中、低頻,提高分析力,但缺點是低頻較弱,所以近年有耳機廠推出同時採用動圈及動鐵式耳機,務求做到「頻頻有力」。
谷起把聲
機 或MP3播放器音源輸出力度有限,遇上低靈敏度*(100dB以下)的耳機,未必發揮到耳機的音樂分析力,特別是頭帶式耳機,所以近年又流行玩耳機擴音機 (簡稱耳擴),將播放器駁落耳擴再連接耳機,可加強輸出功率,甚至用耳擴調校聲音厚度、音場大小及空間感等,就算配搭不同耳機,依然能夠隨時「改」聲。
影音雜誌編輯Cato,中學時代已開始玩耳機,屋企「藏機量」近五十對,返工時亦成日要戴住耳機,「要試聽不同音樂,由於每種音樂各有特性,先經耳擴處理音訊,可以提供更多音樂調校,例如聽交響樂時,單靠播放器未必重現到錄音現場的空間感,耳擴就可以幫手加強效果。」
玩耳擴已有六年的Cato,最初在網上及耳機店得知有耳擴,後來因為要測試不同耳機,如果直接駁播放器,未必隻隻推得起,威力大打折扣,所以駁耳 擴增強輸出功率,試耳機時就試得更盡,「第一部耳擴是國產貨,幾百蚊,已覺得分別好大,低頻更紮實,音樂變得更細緻感豐富好多,再用屋企的耳機再聽,先發 現原來之前未用盡潛力,所以又重新再聽一次。」
兩年後升呢入手美、日品牌,例如Fostex(http://www.fostex.com)及
GoVibe(http://govibeamp.com),前者機價接近六千蚊。「外國耳擴雖然貴一大截,但造功較好,玩法亦更多,例如音場、低頻可獨立調校,玩味更濃。」
*指當輸入1mW功率時所得出的音量,音量愈大即代表靈敏度愈高。
自製耳擴
耳擴風吹起,坊間耳機專門店都要跟風入埋一份,當中恆源耳機店老闆Tatco賣機之餘,更自製埋耳擴,全因睇不過眼,「愈來愈多用家買高級耳機,但只駁手機聽歌,根本發揮不出耳機的實力,睇見都覺嘥料,加上香港無人造,講到尾是香港首個品牌,諗住會有吸引力。」
憑以往賣MP4機及音響得來的電子知識,加上同事幫手,由硬件設計、試聲兼調校,搞足大半年,終於造出第一代FSM-01(http://shop.fs-digital.net/goods-528.html)耳擴,開價近一千元,推出首月已經賣近百隻。
現時第二代已接近完成階段,準備推出市場。「今次不只賣香港,更會賣去日本同歐洲。」期望浸過鹹水可以打響名堂,叫以前睇不起港產貨的香港人收聲。 ####

波sir 40歲
自細鍾意玩耳機拆喇叭,○七年索性由郵差轉行做耳機維修員,四年前自立門戶開耳機改裝鋪,愛改裝耳機多過聽耳機,織耳機線數目肯定多過港女織冷衫。

Smartphone橫行,無論坐車定行街,都見到三五成群,聚精會神,戴住耳機聽歌打機兼睇戲。

雖然商場環境夠「清幽」,但接近一小時訪問中,大部分時間都有客,生意算不錯。

熟客陳生鍾意聽中樂(古箏),經常被波sir拉來做試聽員,結果次次都要跌錢走。





工作枱亂到爆,但波sir清楚記得每件零件的擺放位置。

為將完成品影低擺上Facebook,連微距鏡都要改裝駁落自己部GALAXY Note手機上。

每條自製耳機線都有個名:藍韻、紅麟、紫軒,有文藝有霸氣。

好似Cato這類發燒級玩家,嫌MP3機未夠靚聲,都會先將音樂檔案抄入專業手提錄音機當播放器用,貪聲音處理能力更強勁。

GoVibe屬中階機種,用3.5mm音源線行模擬訊號。而Fostex屬發燒級耳擴,可用USB線駁播放器,直接讀取數碼訊號,分析力更強。

Tatco(左)成立港產品牌LEAR,除耳擴外更提供耳機訂製服務。

接駁耳擴過程簡單,加上機身細,吸引不少耳機玩家入貨。

Tatco的自家耳擴背後有吸盤吸住手機或播放器,放在袋中不怕扯斷條線。
見音樂耳機有吸引力,台灣手機品牌HTC(http://www.htc.com/hk-tc)更入股耳機潮牌
Beats(http://beatsbydre.com),諗住靠買手機送耳機刺激銷量,雖然事與願違,月初更宣布停送耳機,但無損港人追求靚聲習慣。
如意算盤打不響,皆因今日用家已不滿足於現成耳機,甚至會改裝耳機換線換單元,務求打造個人喜好的音色。
有味小店
閒日下午四點,走入鄰近深水埗港鐵站的深之都商場,即時體會到「死場」兩個字,成個商場近百間鋪頭,只得十分一有人經營。但轉了幾個彎走到最角落鋪位,出乎意料竟然人氣旺盛,不少客人圍住間廿呎耳機改裝鋪,原來全部為改裝耳機而來。
老闆波sir話死場都有優點,「以前幫人維修耳機,儲落一班熟客,到想自己開鋪時,先夠膽揀死場,一來手作仔支付不起貴租金,二來人流少客人先可以成日來打躉,好在開鋪後兩個月已經有萬幾蚊盈利,足夠家庭開支。」目前改裝生意佔六成,其餘為維修及線材買賣,生意都算穩定。
街頭實試
改 線可以提升音質,單方面講好難令人信服,要聽更多角度意見,特別拎了副Westone UM1(http://www.westone.com/catalog/um1-personal-monitor)耳機($780)落銅鑼灣,開檔俾 路人用自己部手機試聽原裝線及改裝線(約$500)的音質,睇吓有何評價。
Frankie 營業員
用開過頭式耳筒SOUL by Ludacris SL150(http://soulelectronics.com/en/shop/products/sl150cb)聽歌,起初Frankie猛話改裝線好細聲,點知原來未戴好。
再聽多幾分鐘就轉軚話原來都好夠聲,「比之前戴開的Monster(http://www.monster.com.hk)聲底更厚,低頻同人聲表現亦不錯。」Frankie估條改裝線起碼值七百,聽完差價即刻追問邊度有得改。
曾小姐 學生
本來對試耳機興趣不大,但被五顏六色的改裝線吸引停低試聽,「開頭諗住得個樣,點知聽完低音都幾紮實,人聲都比用開的JVC耳機清晰。」
Swin 秘書 平時好少用耳機聽歌,話未必聽得出分別,但試聽完樂隊Mr.的《如果我是陳奕迅》後就話:「改裝線整體感覺更實淨,原裝線的鼓聲好單薄。」
Jetta 銷售主任
先用原裝線試聽Alicia Keys(http://aliciakeys.com)的《Go Ahead》,話人聲及音樂感都OK,但換上改裝線後,不停話:「點解相差咁多?係就係幾滿意,但幾百蚊買條線太貴。」
睇線夾聲
波 sir話以前大部分人只會買現成耳機聽歌,但而家用手機聽歌打機煲劇樣樣有,各有不同聲音取向,用家亦開始捉到自己的喜好,買現成耳機除了鍾情各品牌的 「大方向」特性,更希望耳機照顧到自己的個性,「其實不同線材各有特性,換條線已可輕易聽出效果,好似銅線有利低頻,銀線有助高頻,視乎客人鍾意聽邊種音 樂,例如聽搖滾樂,織線時就會加多些銅線,提升低頻效果,鼓聲都更加有力,有feel好多。」不過,未必所有耳機都可以換線,波sir話只須俾百幾蚊,就 可以加裝個換線插頭。
百貨應客
眼見鋪內掛滿五顏六色耳機線,全是波sir逐條hand made,「對得線材耐,自然想搞多些花臣,於是嘗試織colorful線材,甚至加入水晶,閃閃令好搶眼。」結果有次搭港鐵,就吸引到其他人問他那個品 牌的耳機是否出了新款,最後更成為他的客人。 除了玩線材試音色,更會四圍搵耳機用的動圈及動鐵單元,日本、美國,甚至國產貨都會買,更會call熟客來試聽,「自己聽未必準,最好搵客試,左右耳聲音 有少少不同都聽得出。」現時鋪內自製耳機線最貴千八元。「貴價線材製作時會特別處理金屬物料,令分子排列更整齊,提升金屬純度,令訊號更純淨,另外亦有百 幾蚊平價線,學生哥都負擔得起。」即場更遇着學生哥講價,波sir二話不說就俾九折,充分體現小店人情味。
聽得安全
塞 住耳機聽歌,日聽夜聽肯定傷害對耳,不過聽幾耐、幾大聲先有害?耳鼻喉專科醫生黃漢威指出,按工業安全指引,在音量接近85分貝的繁忙街頭連續工作八個 鐘,亦屬安全水平,「但每高三分貝,雙耳可承受的時間就減半,即88分貝下只支持到四個鐘。」不過聽歌點計?以手機app dB Level(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tundem.dblevel)測 試,開啟iPod touch一半音量播歌,已錄到接近50分貝。黃醫生建議最好不超過最大音量的一半,每聽三十分鐘就要停十五分鐘,等雙耳可以稍作休息。
動圈(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3%E6%A9%9F)與
動鐵(http://baike.baidu.com/view/1453825.htm)
動圈式與動鐵式都是耳機的發聲單元技術,動圈式原理是利用線圈通電後帶動震膜震動,與空氣產生共鳴發聲,過程中震膜需較多空間震動,所以單元體積較大,而且震動幅度大,低頻效果實淨。
而動鐵式則以線圈控制磁力,推動一塊與震膜連接的鐵片,從而發聲,由於震膜體積縮細,所以動鐵式耳機可採用多單元設計,獨立處理高、中、低頻,提高分析力,但缺點是低頻較弱,所以近年有耳機廠推出同時採用動圈及動鐵式耳機,務求做到「頻頻有力」。
谷起把聲
機 或MP3播放器音源輸出力度有限,遇上低靈敏度*(100dB以下)的耳機,未必發揮到耳機的音樂分析力,特別是頭帶式耳機,所以近年又流行玩耳機擴音機 (簡稱耳擴),將播放器駁落耳擴再連接耳機,可加強輸出功率,甚至用耳擴調校聲音厚度、音場大小及空間感等,就算配搭不同耳機,依然能夠隨時「改」聲。
影音雜誌編輯Cato,中學時代已開始玩耳機,屋企「藏機量」近五十對,返工時亦成日要戴住耳機,「要試聽不同音樂,由於每種音樂各有特性,先經耳擴處理音訊,可以提供更多音樂調校,例如聽交響樂時,單靠播放器未必重現到錄音現場的空間感,耳擴就可以幫手加強效果。」
玩耳擴已有六年的Cato,最初在網上及耳機店得知有耳擴,後來因為要測試不同耳機,如果直接駁播放器,未必隻隻推得起,威力大打折扣,所以駁耳 擴增強輸出功率,試耳機時就試得更盡,「第一部耳擴是國產貨,幾百蚊,已覺得分別好大,低頻更紮實,音樂變得更細緻感豐富好多,再用屋企的耳機再聽,先發 現原來之前未用盡潛力,所以又重新再聽一次。」
兩年後升呢入手美、日品牌,例如Fostex(http://www.fostex.com)及
GoVibe(http://govibeamp.com),前者機價接近六千蚊。「外國耳擴雖然貴一大截,但造功較好,玩法亦更多,例如音場、低頻可獨立調校,玩味更濃。」
*指當輸入1mW功率時所得出的音量,音量愈大即代表靈敏度愈高。
自製耳擴
耳擴風吹起,坊間耳機專門店都要跟風入埋一份,當中恆源耳機店老闆Tatco賣機之餘,更自製埋耳擴,全因睇不過眼,「愈來愈多用家買高級耳機,但只駁手機聽歌,根本發揮不出耳機的實力,睇見都覺嘥料,加上香港無人造,講到尾是香港首個品牌,諗住會有吸引力。」
憑以往賣MP4機及音響得來的電子知識,加上同事幫手,由硬件設計、試聲兼調校,搞足大半年,終於造出第一代FSM-01(http://shop.fs-digital.net/goods-528.html)耳擴,開價近一千元,推出首月已經賣近百隻。
現時第二代已接近完成階段,準備推出市場。「今次不只賣香港,更會賣去日本同歐洲。」期望浸過鹹水可以打響名堂,叫以前睇不起港產貨的香港人收聲。 ####

波sir 40歲
自細鍾意玩耳機拆喇叭,○七年索性由郵差轉行做耳機維修員,四年前自立門戶開耳機改裝鋪,愛改裝耳機多過聽耳機,織耳機線數目肯定多過港女織冷衫。

Smartphone橫行,無論坐車定行街,都見到三五成群,聚精會神,戴住耳機聽歌打機兼睇戲。

雖然商場環境夠「清幽」,但接近一小時訪問中,大部分時間都有客,生意算不錯。

熟客陳生鍾意聽中樂(古箏),經常被波sir拉來做試聽員,結果次次都要跌錢走。





工作枱亂到爆,但波sir清楚記得每件零件的擺放位置。

為將完成品影低擺上Facebook,連微距鏡都要改裝駁落自己部GALAXY Note手機上。

每條自製耳機線都有個名:藍韻、紅麟、紫軒,有文藝有霸氣。

好似Cato這類發燒級玩家,嫌MP3機未夠靚聲,都會先將音樂檔案抄入專業手提錄音機當播放器用,貪聲音處理能力更強勁。

GoVibe屬中階機種,用3.5mm音源線行模擬訊號。而Fostex屬發燒級耳擴,可用USB線駁播放器,直接讀取數碼訊號,分析力更強。

Tatco(左)成立港產品牌LEAR,除耳擴外更提供耳機訂製服務。

接駁耳擴過程簡單,加上機身細,吸引不少耳機玩家入貨。

Tatco的自家耳擴背後有吸盤吸住手機或播放器,放在袋中不怕扯斷條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