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oll Page | Stop Scrolling

懷孕是預防過敏兒的第一道防線 |
研究證明,母親懷孕時的過敏環境與嬰兒早期過敏有關,預防勝於治療,研究證實及早控制過敏環境,將有效預防過敏兒的產生。 |
過敏病的發生,主要來自於遺傳的過敏體質,加上外界過敏原或刺激物(外來蛋白 質、空氣污染或病毒感染)的激發,導致皮膚或呼吸道出現水腫、發炎、氣管平滑肌出現收縮、痙攣等,因而產生了一系列的疾病。先天遺傳的過敏體質既然無法改 變,就只有從減少外界過敏原刺激著手了,並且將預防戰線從產後來拉到產前。
何謂過敏體質
婦產科主治醫師賴宗炫說明,所謂的過敏體質,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的抗原產生了過度的反應。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為了保護 身體,會在外來物侵入時產生一個發炎的反應,利用白血球及一些化學物質將外來物消滅。對一般人而言,這個反應不會對身體正常的組織產生傷害;但是有過敏體 質的人身上,因為某種機制的錯誤使得免疫系統會將正常的組織誤認為外來物,為了排除外來物,免疫系統反而去傷害身體的正常組織細胞,而產生了微血管擴張或 氣喘等異常反應。幼兒過敏體質來自母親影響
幼兒產生過敏的機率有多高?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賴宗炫表示,父母其中一人有過敏體質,生下過敏兒的機率為1/3;若是父母都有過敏 體質,寶寶有2/3的機會會出現過敏。目前醫界已發現預測過敏兒的新指標,利用檢測母親的過敏指數,可以預測孩子發生過敏的機率。也有人利用檢測胎兒臍帶 血來評估孩子發生過敏的機率,但臍帶血收集較不易,一般利用檢測母親的過敏指數,即可預測孩子未來發生過敏的機率。賴宗炫提醒,母親對孩子過敏問題的影響 比父親大,尤其懷孕時,母親的過敏指數愈高,孩子過敏的機會就愈大。 賴宗炫表示,胎兒免疫系統四個月大時就開始運行,建議母親可從懷孕四個月起開始著手進行預防工作。由於過敏史和胎兒臍帶血中過敏抗體的高低呈正相關,即母 親的過敏指數愈高者,孩子出生六個月後,產生濕疹的過敏症狀愈明顯,而父親的過敏指數高低則對臍帶血或嬰兒濕疹沒有影響。過敏性疾病的種類及症狀
一般常見發生過敏性反應的組織包括有,鼻粘膜(過敏性鼻炎)、皮膚(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以及氣管管壁平滑肌及黏膜(氣喘)。因此,所謂的過敏性體質或過敏性疾病,基本上指的就是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氣喘三種疾病。症狀則包括以下所列:1.過敏性鼻炎:
經常性及慢性的鼻塞;晨起時特別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如果有鼻膿表示有感染的現象);鼻子癢、眼睛癢、流眼淚、下眼框黑黑的。其它較少見的症狀還包括慢性咳嗽或疲勞等。2.氣喘:
因為呼吸道過度反應而引起氣管平滑肌收縮,使呼吸道變窄,並加上氣管管壁發炎及腫 脹。典型的症狀包括哮喘、咳嗽、呼吸困難、痰量及黏性增加等。長期半夜咳嗽或劇烈運動後咳嗽也可能是氣喘引發的症狀。典型的氣喘發作通常可聽到喘鳴聲,很 容易診斷;如果缺乏典型的喘鳴聲,則需臨床醫師根據病史、家族史及臨床症狀來診斷。久咳不癒(尤其好發於夜間、晨醒或季節變化時)也是氣喘的一個主要判斷 依據。3.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指乾燥、容易發癢的皮膚。受影響的皮膚看起來很乾,甚至產生鱗屑,如果因為抓搔引起細菌感染,則會有發炎、紅腫的現象。從產前開始防治過敏
對抗兒童過敏症應將戰線拉到產前,而婦產科近年來也開始重視此一問題。賴宗炫認為,如果母親能在產前提前做好過敏原控制,如減少塵 接觸、減少易過敏食物如蛋白、堅果、海鮮等的攝取。如果,孕婦本身對牛奶過敏,則不妨減半攝取,也就說一般孕婦一天應要補充400~500CC的牛奶,但 有過敏體質的孕婦就攝取200CC左右,另外再輔以鈣片來補充孕期所需的鈣質。 至於在避免空氣中的過敏原方面,家中不要有人抽菸及燒香,以避免空氣污濁;不要養貓狗等寵物,以免其皮屑引起過敏;家中不要有絨毛玩具及潮濕的環境,並經 常打掃,黴菌與塵 才不會孳生而引起過敏;嬰兒時期儘量避免呼吸道感染,以避免某些病毒誘發過敏體質。4大撇步預防過敏兒
1.避免食用引發過敏原的食物
有過敏體質的家族,媽媽自懷孕的第二期,也就是第四個月起,就必須調整飲食,避免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才能減少胎兒過敏的機率。(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牛奶、橘子、草莓、番茄等柑橘類水果,核果類、巧克力、蛋白、帶殼海鮮等)2.哺餵母乳
胎兒出生後應盡量用母乳哺育。母乳是世界公認對嬰兒最好的食物,再好的配方奶粉也無法完全仿效母乳。另外,在餵食母乳期間,母親也應避免食用含高量過敏原 的食物(如第1點中所列),以免經由母乳傳到小孩身上,引發過敏反應。如果家中有明顯過敏病家族史,又無法餵食母乳者,應選擇水解的低過敏奶粉。3.六個月前不添加副食品
副食品的添加應延至六至九個月後,並且選擇最溫和的米粉開始,循序漸近至麥粉,蛋白則應等到一歲以後再嘗試給寶寶食用。4.利用空氣清淨機及除濕機
家中可適量使用空氣清淨機與除濕機,少用地毯,減少塵蹣的產生。同時,家中的人最好戒菸,少燒香,保持無煙的環境。注重居家環境的 清潔,減少蟑螂的孳生。總之,避免過敏兒的產生是一項長期抗戰,無論在餵食或居家環境方面,都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並隨時與醫師溝通討論,這樣才能培育出 健康聰明的寶寶。賴宗炫提醒本身是過敏體質的準媽媽們,不妨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懷孕期間是否仍然可用藥物控制過敏,千萬不可自行斷藥,反而加重了過敏的情 形,不論對孕婦本身或是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環境因素對過敏疾病有重要影響,如果父母能從產前到產後,妥善控制過敏原,相信過敏症將不再是惱人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