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被澳門江湖夜宴、搭富豪順風遊艇私人飛機、深圳平租曾大屋、賣紅酒作善舉退稅、收受財團贈送跑步機等連串醜聞纏擾,委出由前終審庭首席法官李國能領導之獨立委員會,研究如何防止從特首以降的政治任命高官觸犯利益衝突。那當然是緩兵之計了。
曾蔭權去函《南華早報》,指出在現行的框架下,政治任命高官向他問責;他們應否收受他收受過的利益,由他裁決;可是特首自己應否收受什麼利益可了無準則,由是要賢能、有公信力之士,制定框架守則云云。
這般說來,曾蔭權無異於承認,若然手下高官像他那樣收受利益,他會毫不猶豫欣然放行。若非如此,那又何須制定新的框架守則規管他不認為有問題的行為?值得深思的是,曾蔭權的操守行為,何以像他說的,「與市民的期望有一定落差」?
開宗明義,曾蔭權指出錯不在他。為官四十五年,他「一直堅守規矩」,堅持「不單只要清白」,還要「比白更白」。換言之,在他而言,連串事件,他都 沒有違規,只是七百萬人對公職人員的期望過高,甚至高得像他般資歷的公職人員亦跟不上。故此千錯萬錯,錯在心存「奢望」的市民。既然反躬自問覺察不到自己 有錯,便只好請社會上的賢能之士替他定個規矩了。
操守行為跟市民的期望脫節,那是因為曾蔭權高高在上,未能體察民情嗎?非也。讓他說來,參加江湖夜宴、搭富豪的順風遊艇、私人飛機,正正是因為他 這個特區之首要接觸社會不同階層,好體味社會現實。為了促進經濟,他更不能拒絕與工商翹楚來往。唯其如此他才可以制定切合時弊的政策,福為民開。
果 如他所言,曾蔭權着實努力融入社會每一階層,此又不禁令人要問,他的操守行為又何以還是「與市民的期望有一定的落差」?若然融入社會體味民情是特首工作的 一部分——甚至是主要的部分 —— 出現這個落差,他有否「做好呢份工」,又還用多說嗎? 在四十五年之間曾蔭權從「一個寂寞的推銷員」起步攀上人生頂峯而為整個特區之首,那本是個勵志的獅子山下故事;說明只消勤奮拼搏,在香港這個自由社會,像 他般普通出身的人亦必有出頭天。不幸從連串醜聞看來,在小圈子選舉、行政主導、權力欠缺有效制衡的政治架構下,權力甚至令每天上聖堂的曾蔭權徹底腐化。 以與富豪吃喝玩樂為探求民隱,曾蔭權又豈止是沒有做好特首這份工而已,從他的七千呎深圳行宮看來,他更是忘本了。忘其根本,哪又還何來良知規範其操守行 為?良知喪亡,白紙黑字的守則條文又還規範得他麼?不可能的。不改革政治架構,對權力作有效制衡,一個曾蔭權任滿落台,另一個曾蔭權又告登場。
忘其根本,哪又還何來良知規範其操守行為?良知喪亡,白紙黑字的守則條文又還規範得他麼?
刊於1147期《壹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